基于学生阅读难点 组织阅读实践活动

作者: 冯艳

基于学生阅读难点  组织阅读实践活动0

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这是一部科普类作品,相对于童话、寓言、神话类作品,科普类作品的阅读难度相对较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基于此,笔者从学生的前期阅读难点入手,组织了“制作科学术语小卡片"和“绘制思维导图”两个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推动他们进一步阅读。

【教学目标】

1.能主动阅读,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2.学会运用“科学术语小卡片"和“思维导图”解决阅读时遇到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分享阅读体验,评估阅读深度

1.交流阅读进度

师:同学们,这一周,我们共读了一本书。它就是

生:《十万个为什么》。

师:通过导读课,我们知道了作者米·伊林通过屋内旅行的方式,对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等物品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并介绍了相关的科学知识。你们在米·伊林的科学小屋内旅行到哪一站了?

(课件出示“旅行目录”)

生:我读到了第三站“餐桌和炉灶”。

师:你读完了这本书的一半。

生:我读完了这本书。

师:你的阅读速度真快!看来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你。老师在课前对大家的阅读进度进行了调查(课件出示“阅读进度调查表”,发现咱们班的同学都读到了一半以上,还有些同学迫不及待地开始读后面的内容了。老师还注意到,有6名同学已经读完了整本书,大家表现得真棒!那你们读书的效果怎么样呢?科学小博士要来考考大家啦!

2.检测阅读效果 设置闯关游戏

(师出示科学小博士录音:大家好,我是科学小博士,下面由我带大家进入科普世界,开启闯关之旅。我为大家设置了三个关卡,请大家根据要求进行作答。闯关成功,将获得一份神秘礼物。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第一关:快问快答

师:第一关,快问快答。请大家从抽屉里拿出A(可以)B(不可以)牌,听到老师说“请回答”,再举牌,明白吗?

生:明白。

1.穿上冰鞋后可以在地板上滑行吗?(B)

A.可以 B.不可以

2.世界上存在透明的铁吗?(A)

A.存在 B.不存在

3.加热的空气都是向上升的吗?(B)

A.是 B.不是

4.海上的船员是因为营养不良得的坏血病吗?(B)

A.是 B.不是

5.煮的马铃薯有硬皮,而烘烤的没有硬皮,对吗?(B)

A.对 B.不对

(前三题全员正确,第四题、第五题出现不同答案,师提问)

师:你是第一个回答正确第四题的,请你说说这

样选的原因。

生:海上的船员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才得的坏血病。

师:你读书真仔细。

师:第五题错在哪儿呢?

生:这句话正好说反了,应该是煮的马铃薯没有硬皮,而烘烤的有硬皮。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回答正确,还知道背后的原因,掌声送给你!

师:刚才这五道题回答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可以看出你们读书很仔细,没有全对的同学也没关系,今后读书的时候要更细心一些,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二关:“我是科普小主播 ”

师:下面进入第二关,“我是‘科普小主播”。我们先来听听学习小伙伴的科普播报。

(出示学习小伙伴录音: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知道水可以扑灭柴火,因为柴火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而水可以将火和空气隔绝,这样,火自然就熄灭了)

师:大家还收获了哪些科普小知识?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生小组交流)

师:话筒已经准备好了,哪名同学愿意来当第一位科普小主播呢?

生:我知道水的威力很大,可以把房屋冲毁。

师:你播报的声音很响亮,谁还想来?

生:我知道了燃烧代表着可燃物转化成了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师:你的播报很专业。谢谢你,科普小主播。

第三关:作者再揭秘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在上节导读课中,老师还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大家深入了解作者米·伊林。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三关一一作者再揭秘。大家说说,读过书后,对作者有什么认识呢?

生:米·伊林的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黑白》《原子世界旅行记》等。

师:你关注了作者的代表作,这本《十万个为什么》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还有吗?

生:我知道了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他在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他还喜欢观察天空和星象。

师:的确,儿时的经历为他写这本《十万个为什么》打下了基础。谢谢你的分享。同学们,原来米·伊林是一位这么了不起的作家。

3.持续阅读激趣—跨越时空,与作者(AI) 对话

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到了揭晓神秘礼物的时候啦!我们将获得和米·伊林跨越时空对话的机会。大家最想问米·伊林什么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ed20250413.pd原版全文

生:我想问他为什么懂得这么多的知识?

师:好的,我提醒你,电话接通后,我们可以先和米·伊林爷爷打招呼,可以像这样说—一米·伊林爷爷,您好。再说自已的问题,明白了吗?

师:同学们,咱们的问题即将穿越时空隧道,嘘!请大家保持安静,认真倾听。

[出示与米·伊林(AI)的“对话”界面]

生:米·伊林爷爷,请问您怎么懂得这么多知识?

米·伊林(AI):哈哈,因为爷爷喜欢读书,喜欢观察,喜欢思考,喜欢探索。只要你有一颗好奇的心,愿意去学习,去发现,去实践,你也可以像爷爷一样懂很多知识哦!

生:你为什么会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来写《十万个为什么》?

米·伊林(AI):嗯因为我觉得这样写很有趣啊,可以让你们这些小朋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科学知识。我把家里的各个房间比作不同的科学领域,通过介绍家里物品的功能和原理解释科学知识。这样写不仅生动,还能让你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生:米·伊林爷爷,我觉得您把科学知识写得很有趣,我要怎样才能像您一样写出这么有意思的文字?

米·伊林(AI):你能喜欢我的文字,我真的很开心。想要写得有趣,你可以先试着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多观察,多思考,多问“为什么”。然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别人也能理解你的意思。最后,再加上一些创意和想象,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师:看来同学们还有很多问题想问,大家可以课后继续思考。现在,让我们暂时和米·伊林爷爷说声再见吧!

师:我们继续在他的科普世界旅行吧!

二、基于学生阅读难点,进行策略指导

师:同学们,老师注意到,大家的伴读记录单里(课件出示学生课前完成的“伴读记录单”)记录了很多阅读时碰到的困难,比较突出的有这两条。

科学术语难理解? 文章太长难读懂

师:我们先来看阅读难点一:科学术语难理解。很多同学把不懂的科学术语贴在班级“阅读问号墙”上。你们看(见图1),这是大家找出的不明白的科学术语,大家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弄懂了这么多,非常了不起,掌声送给自己。

基于学生阅读难点  组织阅读实践活动1
图1

师:还有一些科学术语是没有弄懂的(见图2),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各小组选择一个科学术语,运用各种方法,尝试弄明白它的意思。在小组内讨论,一会儿我们再全班交流,开始吧!

基于学生阅读难点  组织阅读实践活动2
图2

生: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了酵母是一种生物膨松剂,制作馒头、面包的时候会用到它。

师:很好,专业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工具书去理解,或者借助网络搜索查阅。

生:通过读书,我知道了二氧化硫是有毒的,大量接触会引起中毒反应,燃烧时还会产生难闻的物质。

师:你瞧,联系上下文,就能知道二氧化硫是什么,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也可以用上这个方法。

生:妈妈说牛肉和鸡蛋里有很多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对人体十分重要的物质,可以给我们提供营养。妈妈说多吃蛋白质,我就能长得更壮。

师: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还请教了妈妈,这些都是理解科学术语的好方法。

活动一:共创科学术语小卡片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上这些方法制作科学术语小卡片(见图3),让更多的同学了解难懂的科学术语。请大家拿出小卡片,倒计时4分钟,开始制作!

基于学生阅读难点  组织阅读实践活动3
图3

师:时间到,谁先来分享?

生: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维生素D这个科学术语,它的特点是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能使我们的骨骼更强壮,得佝偻病的概率更小。

生:我们烘烤马铃薯的时候,是将它们“身体”里的水分和淀粉烘干,水分加热之后就会蒸发,而淀粉加热后则会变成一种中间小分子物质,科学家称这种物质为“糊精”。邮票背面的胶就是用糊精制成的。

师:谢谢你们的分享,请大家把科学术语小卡片放入“科学术语漂流袋”中,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科学术语的意思。

活动二:绘制思维导图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阅读难点(课件出示:文章太长难读懂),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来看看学习小伙伴有什么好方法。

(课件出示学习小伙伴微课: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南昌市广南学校教育集团广南校区四(1)班的李语彤,和你们一样,我也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科普读物。当读到“人怎样迫使肥皂泡工作?"这个小故事时,我画了思维导图,阅读的时候就更好理解了)

师(出示思维导图):原来,把自已思考的过程像这样记录下来,就是“思维导图”,遇到难懂的长文,可以像她这样,先写问题,再用一两句话简要写出答案,最后再写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疑惑。

师:接下来,请小组共同完成一张思维导图。组长分好工。倒计时6分钟,开始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ed2025041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