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英雄行为 传承革命精神
作者: 叶枚举【课例分析】
《黄继光》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革命文化主题内容,肩负着“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它旨在引导学生感悟革命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与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向英雄学习的意愿。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梳理故事内容、讲好英雄故事,体会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忠于祖国、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教学难点则是借助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想象当时黄继光的内心世界,体会他赤胆忠心、舍身忘我的品格。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链接其他英雄人物的文章,充分发挥革命文化主题课文在“知识建构、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
【学习目标】
1.会认“役、屡"等7个字,会写“射、弹"等6个字,能结合语境区分“战役、战斗”,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阵地战、597.9高地"等词语。
2.能运用人物信息卡片把握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厚植爱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3.能聚焦人物动作,想象特殊环境下人物的内心,感受黄继光忠于祖国、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一、人项探索,形成驱动任务
1.创设情境,设置驱动任务
师:同学们,英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更是一个国家的伟岸丰碑。你们看,这是我们县前段时间开展“我是‘红领巾宣讲员"”大赛的精彩画面。为了更好地讲述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我们学校也在招募一批“红领巾宣讲员”。如果你成了一名“红领巾宣讲员”,会向大家讲述哪位英雄的故事?为什么?
生:我要向大家讲述刘胡兰的故事,因为她在敌人面前表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她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生:我要向大家讲述王二小的故事,因为他的英勇无畏深深地打动了我。
2.启动项目,走近英雄人物
师:同学们,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名录中,有一位年仅21岁的战士,被授予“特级英雄”称号,他就是黄继光。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黄继光》,一起来了解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设计意图笔者通过设置“招募‘红领巾宣讲员’”的驱动任务,将“知识学习"转化为“任务学习”,化解了“难进人"的问题,激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学生合作学习、深度思考、精准表达,以实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聚焦英雄行为
任务一:概括小标题,梳理英雄事迹
1.预习反馈,厘清顺序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谁来读这些词语?

(生读词语)
师:词语会读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这篇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师:对,也就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师: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生: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上级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师:我们给故事的起因起个小标题,会是什么?
生:接受任务。
(师板书:接受任务)
师:故事的结果又是什么?
生:战士们消灭了敌人,占领了5979高地。
师:我们可以把故事的结果概括成什么小标题?
生:占领高地。
(师板书:占领高地)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5\~11自然段,仿照故事的起因和结果,把故事的经过提炼成三个小标题,完成人物信息卡片一。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主动请战、顽强战斗、英勇牺牲)
2.小组交流,简要复述
师:请同学们借助人物信息卡片一,在小组内简要交流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生小组交流)
师:哪个同学能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生:在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部队受命夺取597.9高地。在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带领战友冲向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牺牲、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终壮烈牺牲。
师:刚才,这名同学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如果我们要复述故事,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提取主要信息,略去次要信息。
生:还要抓住关键语句、关键动作来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笔者引导学生迁移四年级上学期所学的“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梳理、把握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实现从“学"到“用"的转化。
任务二:锁定表现,品析英雄行为
1.圈画语句,梳理英雄行为
师:黄继光在战斗中的哪些表现让我们刻骨铭心呢?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第5\~11自然段,从中圈画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语句,填写人物信息卡片二,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感受他的英雄气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ed20250416.pd原版全文
2.汇报交流,品析英雄行为
师:谁来说说找到了哪些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语句,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预设: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① 聚焦动作,谈感受
师:读着读着,这句话中的哪个动作深深地“刺痛”了你?
生:爬。
师:“爬”这个动作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爬”,是黄继光在英勇请战之后,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第二次“爬”,则是黄继光在敌方火力十分猛烈的情况下,依旧向前爬。黄继光面对敌方十分猛烈的火力,为什么不停下来?
生:因为任务紧急,必须在黎明之前夺下597.9高地。
② 走进内心,谈想法
师:你们看,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那场壮烈的上甘岭战役。(出示视频)在枪林弹雨中,身负重伤的黄继光一次又一次顽强地向前爬。此时,如果你就是黄继光,你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要完成任务,夺下高地。
生:为了战友,为了胜利,我义不容辞。
生:我一定要完成任务,为了战友,为了祖国,我义无反顾。
③ 锁定行为,谈气概
师:你们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黄继光?
生:这是一个英勇顽强的黄继光。
(2)深入品读,学法小结
师:聚焦动作描写,结合当时的环境,想象人物心理,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黄继光忠于祖国、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
师:下面,我们继续交流黄继光的英雄举动,体会他的英雄气概。
预设: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生:通过“张开、猛扑、堵住"这些词语,可以体会到黄继光忠于祖国、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师:黄继光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在想些什么?
生:我不能让敌人得逞,必须保护我的战友和这片土地。
预设: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生:我从“注视”“转过身”这些动作中可以体会到黄继光勇于担当的英雄气概。
师:刚才,我们通过抓住黄继光的一系列动作,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也从中体会到黄继光勇于担当、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设计意图】在学习支架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聚焦动作一进人情境一想象心理一领悟气概”的路径,在情境中展开合作探究,进行深度追问,逐步走进革命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革命英雄的忠诚与英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理解与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还能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进阶。
任务三:借助人物信息卡片,讲好英雄故事
1.化身“红领巾宣讲员”,小组练习宣讲英雄故事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复述这个故事,你们会怎么讲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人物信息卡片一和人物信息卡片二,并借助评价量表(见表1),宣讲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2.根据评价量表,宣讲英雄故事
师:现在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红领巾宣讲员”招募活动,宣讲黄继光的英雄故事。
生:1952年10月,黄继光所在部队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在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连续摧毁敌人的多个火力点。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黄继光心想:“为了战友,为了祖国,我一定要完成任务。”因此,他没有退缩,反而张开双臂,毅然向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为战友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他也因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师:谁来说一说这名“宣讲员”讲得怎么样?
生:他不仅讲清了故事,还抓住了黄继光的动作和心理,讲得声情并茂,我给他六颗星。
【设计意图】学生化身“宣讲员”,借助人物信息卡片,讲好英雄故事,在“用中学、做中学”,真正走近“那一位英雄”,领悟“那一种精神”,全方位展示学习成果。笔者运用评价量表,发挥其监控、调节、促进理解等作用,反馈“做得怎么样”,助力学生能力进阶。
三、拓展寻觅,传承革命精神
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黄继光一样的英雄,才有了我们这个可爱的新中国。
师(出示课件):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行业中也都涌现了自已的英雄,你们看,这又是哪一位英雄呢?
生:钱学森。(师出示钱学森资料)
师: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拓展阅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制作钱学森的信息卡片,向家人或朋友宣讲英雄人物故事,真正当好“红领巾宣讲员”。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出示钱学森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认识一位英雄"到“了解一群英雄”,对英雄内涵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同时,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制作人物信息卡片的方法,讲好并传播不同时代英雄人物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向英雄学习的意愿,真正实现革命文化主题课文在“知识建构、情感熏陶、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设置驱动任务
《黄继光》一课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那段历史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遥远的,“难进入、难理解、难深入”。因此,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黄继光等抗美援朝军人的英勇无畏,更好地讲述革命英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笔者创设了“招募‘红领巾宣讲员’"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化身“红领巾宣讲员”,深入了解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拉近学生与英雄人物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讲述黄继光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继续传承。
二、借助人物信息卡片,讲好英雄故事
要讲好黄继光的故事,就要先要了解他的英雄事迹。因此,笔者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借助人物信息卡片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简要复述故事,从整体上把握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实现从细节了解到整体把握的转化。接着,笔者让学生借助人物信息卡片品析英雄行为,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第5\~11自然段,从中找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语句,并引导学生深人分析,逐步走进黄继光的内心世界,体会其英雄气概。在学生能梳理英雄事迹和品析英雄行为后,笔者让学生化身“红领巾宣讲员”,借助人物信息卡片讲好黄继光的英雄故事,让学生真正走近英雄人物。同时,笔者要求学生运用评价量表,对“红领巾宣讲员”的讲解效果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讲好英雄故事。
三、拓展延伸,传承革命精神
通过学习《黄继光》这篇课文,学生认识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为了让学生以此为契机,更深刻地理解和传承革命文化,笔者出示了钱学森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制作人物信息卡片的方法,鼓励学生继续宣讲新时代英雄人物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从“学习一篇文章"迈向“品读一类文章”,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对英雄人物的认知。
总之,革命文化主题课文的教学应注重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教师应将革命文化主题课文时代背景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的情境,拉近学生与革命文化的距离,为他们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激发他们传承革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ed2025041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