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 李仲贤 舒曼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日益复杂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现状、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中指出,我国国民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 0 . 6 % ,焦虑风险检出率为 1 5 . 8 % ,且青少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是否真到了如此严峻的程度?西方的心理测评量表是否完全适合中国人?、教授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阳明心学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呼吁中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行“中国化"改造,并撰写《阳明心学与当代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启示、内在逻辑和实践遵循》一文。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
在阅读舒教授的文章之前,我其实并没有关于“文化心理学”概念的认知。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对于心理学的了解还停留在西方诸多理论(原生家庭、童年创伤、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和各种逻辑严密的心理测量量表上。这些内容给人一种距离感和疏离感,仿佛高不可攀,稍有偏差便会被贴上“非心理学"甚至“心理不健康"的标签。然而,读了舒教授的文章之后,我明白心理学在中国有着坚实的文化土壤,它潜藏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传承五千年、连绵不断且尚待挖掘的文化宝藏。心理学绝非西方权威与“科学”之下的一家之言,基于阳明心学的“文化心理学”需要建立起适配中国本土文化的话语权。
一、文化冲突:心理健康测量与中国传统文化“水土不服”
长期以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自尊心,强烈的自尊使得中国人对“病”有独特的抗拒心理,这一现象被形象地描述为“病耻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任何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都不应将文化因素视作“可选项”,而应将其作为基于中国国情的必须着重考虑的“必选项”。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医疗卫生系统、学校心理健康普查系统大多仅从某一方面来评判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由此诞生了大量的“问题少年”。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面且可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创伤,使原本简单的负面心理愈演愈烈。舒教授从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角度对这一弊端进行了反思,主张通过“生理一心理一社会”的综合系统来评判心理健康,强调人类的复杂性和整体性,重视因果关系链条的考量。这一理论构想开启了心理健康测量的全新视角。
二、乐观主义:博爱与善良是人类战胜困难的法宝
在舒教授笔下,人类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博爱与善良。凭借人性的内在美,人类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困难。舒教授不吝赞美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他引用古语:“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每个人都是集阴阳于一体的有用之才,缺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优点,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智慧。舒教授从这一点出发思考,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问题,只是我们给它们贴上了问题的标签。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乐观主义精神令人振奋不已。正如阳明心学所强调的,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潜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激发这种内在的力量,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长和超越。令人赞叹的是,这样的思维在几千年前就已存在。历史仿佛一个轮回,当我们对当代人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束手无策时,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看古代哲学家们做了怎样的思考,进而得出处理当下问题的方法。这让我感触颇深。
三、人文关怀:心与心联结促进全面成长、达致“知行合一”
读到“心中有情”时,我不免有几点疑问:什么是情?应有怎样的情?读完后,这些疑问一一得到了解答。舒教授笔下的“情"来自情绪的共享,“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人井自然知侧隐”,情来自人类看到他人时自发产生的思绪。人的每一种情绪都有与之对应的心理状态,对一种情绪进行疏导往往不能局限于单一情绪中,而要走进情绪对应的氛围中,关注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
舒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是敞亮而鲜明的一一关注个体的独特情感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为个体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支持,寄托着以舒教授为代表的一代心理人深厚的人文关怀。舒教授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倾听个体的声音,尊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整体福祉,让“知道”与“做到"并轨而行,用心温暖他人。我们生活在群体之中,爱与被爱是我们内心最渴望的情之所在。心理教育工作者要传递情,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情,关注个体背后的心理需求,知情而后温暖,最终得以照亮他人。
文化浸润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舒教授的《阳明心学与当代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启示、内在逻辑和实践遵循》一文深入反思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舒教授从阳明心学中找寻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支撑,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遵循,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沁人心脾。这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的前沿之作,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化、本土化的重要指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ed2025042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