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摭谈

作者: 梁笑飞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中,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既要面对如何适应新课标、新方法所带来的挑战,也迎来了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素养的宝贵机遇。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其面临的关键挑战。笔者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提出以下几条策略,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学生素养提升方面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一、强化当堂反馈,设计分层作业

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作业,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展开当堂反馈,将学生易错或不懂的知识记录下来,并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不同难度、数量及形式的作业,确保学生能够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练习。教师可根据练习反馈结果进行作业设计,让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好的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夯实根基,让掌握良好的学生在巩固练习中提升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能力拓展练习中挑战自我、挖掘潜力,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例如,在完成“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一探究实验后,笔者设计了如下反馈练习: ① 分别绘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 ② 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的连接; ③ 用不同的方式(如文字、图表等)呈现探究结果,并得出结论,对结论的适用范围进行拓展。

课后根据反馈情况,笔者对学生分层布置作业:针对练习 ① 和 ② 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笔者提供了带详细步骤说明的简单实物连接模拟题,并结合基础的填空、选择题,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论核心要点,要求他们学会绘制基础电路图,明确元件连接规则,能够熟练绘制标准电路图。而对于反馈情况较好的学生,笔者则让他们带领组员完成项目式训练,让他们进行新型电子元件的拓展性实物连接挑战,同时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条件下结论的变化情况,并撰写分析报告。

课堂反馈能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而分层作业则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一套体系,既保障了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又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其学习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收获成长,

二、利用丰富资源,引导学生探索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教师要创新实践方式,开展多元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

科技馆中有丰富的科技和物理素材,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更多物理知识及其在生活和科技领域里的应用。例如,学生可以亲自操作一些光学仪器,了解光的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通过手摇发电机或磁铁与线圈的互动装置,理解“电与磁”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滚球、摆锤的运动轨迹来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等。同时,科技馆还常常开展物理科普讲座。通过讲座,学生能接触到更广阔的物理领域,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教师可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开展“乡村物理探索之旅"这一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农田、山林、河流等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各种自然现象与物理之间的联系。在农田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农民是如何运用流体力学的原理来灌溉农田的;在山林间,学生可以探究树木生长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原理;在河流边,学生可以观察水流对河床形态的影响,了解流体力学中流速、流量与河床形态变化的关系。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课外实验,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在物理学习的探索之旅中,课外动手实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紧密连接,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的大门。通过生活小实验,学生能够将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鲜活的体验,从而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课外动手实验还能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科学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两节1号电池、铜芯电线和小灯珠,配合牙膏盒制作简易手电筒,直观理解串联电路的原理;用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小纸片,感受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利用吸管、橡皮筋和矿泉水瓶制作简易测力计,观察橡皮筋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等。教师可通过录制视频、设立实验材料回收箱等方式提供支持,并组织开展线上展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源于生活”的认知。这类实践作为常态化实践作业,可以持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让物理走向生活。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面临各种挑战与机遇,提升课堂效率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运用各种资源开展多元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助力学生成长;同时要更新教育理念,及时评价、反馈,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设计作业,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东进路初级中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jx2025042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