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建与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 董国疆 翟瑞雪 高俊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4-0012-05
Abstract:Graduatestudentsareanimportantchannelforcultivating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inChina.Withtheintegrationofeducation,technology,andtalent,thecultivationofsienticad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abilitiesamongengiring graduatestudentsurgentlyneedstobestrengthened.Thepoliticalnatureof Chineseuniveritiesandtheimportanttaskof Party buildinginuniversiesinthenewerarequirecloseintegrationbetweenuniversityPartybuildingandthecultivationofgraduate students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capabilities,inordertoimprovethequalityofgraduateeducationthroughhighqualityPartybuilding.UniversityPartybuildingcanempowergraduateeducationthrough"politcs,ideology,organization,and mechanism".The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atYanshanUniversitydeplyintegratesPartybuildingwithgraduateeducationthrough"combiningpolticalguidancewithscientifcandtechnologicalinovationtraining,ideoogicaleducationwithacaemicresearch,organizationalconstructionwithplatformcreation,andPartybuildingactivitieswithservingsociety".Theadvantages ofPartybuildingaretransformedintoeducationaladvantages,andagraduateeducationandteachingmodelthatintegratessol, goverment,andenterpriseisexploredtopromotehig-qualityimprovementofgraduatestudents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 capabilities.
Keywords:univesigasrotsartyuildngdatestdents;ciationoftecologialiovaonapabilitisteatio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下,研究生特别是工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2。学校党建工作不能玩虚功、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必须抓得实而又实、严而又严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存在感,勇于创新功能实现方式,在与实际工作融合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将基层党建与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党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和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时代背景与价值探究
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其中,科技创新能力是工科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和重要转化形式。高校应立足学科专业特色,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和优势特色产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特色党建引领研究生学术水平提升。
(一) 政治赋能“领航”,把准培养方向
政治属性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越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越应该把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在研究生的教育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保证不偏离我国人才培养的方向,确保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忠诚于党和国家、真正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校党组织要积极参与到研究生培养中,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锤炼研究生工作者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聚焦研究生培养顶层设计、培养目标、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引领,为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掌舱”“领航”。基层党组织要抓好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骨干的政治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锻炼,抓好关键少数,以更加完善的骨干培养体系锻造人。
(二) 思想赋能“固本”,培育时代新人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我国最顶端层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保障。随着近些年来研究生不断的扩招,研究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更加关键。高校党组织可以在师生精神领域的净化提升方面有更多建树,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与研究生的学术活动、科研实践等深度融合,不断渗透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的教育理念,明晰研究生的使命愿景,提高以科技创新驱动强国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03.pd原版全文
(三) 组织赋能“强基”,激活发展动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把研究生党支部设置与专业方向、学科团队等相结合,推动党支部(党小组)与课题组(项目组)深度融合,开展研究生党支部与企业党支部党建联建、组建硕博士团等形式,助力企业破解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境难题,不断激发研究生党支部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动能,并通过开展研究生科技创新方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实践教育等拓展工作途径,强化工作成果。近几年,在“双一流"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而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与成效中的重要内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是本领域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成果。这凸显了示范性党组织的价值,把高校党建从“软指标"变成了“硬杠杠”,也反映出高等教育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价值与功能的高度重视
(四) 机制赋能“施治”,勇担社会使命
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更加紧密,必须在产业的创新发展中探求人才科技创新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新范式。高校要积极搭建实践互动平台,加强高校党组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的联系,通过党组织共建联建建立更多新型产学研实体平台,推动研究生科技创新方面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同时,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参观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高校应当抓住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契机,发挥特色党建引领作用,在激发师生勇担社会使用、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探索建立党建与研究生培养融合机制,促进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的培养模式,探索更多对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具有示范意义的做法。
二实现路径与方法举措
坚持党建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战斗堡垒,近年来,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个。
(1) 政治引领与科创训练相结合
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进行党建科创育人品牌的创建及培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践成果,发挥教育、示范和辐射作用,深化师生的认同感。比如,在做好理论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学科特色,注重实践锻炼,组建“党建赋能实践团队”赴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在为革命老区农业技术升级提供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十;加入“寻根实践振兴东北"研究生实训团,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训,实践振兴重机行业,熔铸家国情怀,练就扎实本领;积极开展实验室开放日、科普实验课堂等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打造“燕鸣讲堂"学术文化品牌,与专业老教授、行业优秀校友、企业工程师等开展访谈、对话,传递科研力量,追求卓越品质。
(二) 思想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根据研究生规模大、难管理的特点,开展“精准滴灌”式帮扶,坚持每月指导发布主题党日活动。每次活动前,学院党委认真研究上级最新部署,结合研究生工作现状与发展需求,策划主题和内容,制定具体指导意见,整理提供学习素材和案例,为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一站式”“菜单化"定制服务。扎实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分享红色故事、共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影视和参观红色展馆等“五红"活动,引导支部成员传承红色基因,熔铸报国红心。同时,以党支部为载体搭建科研团队、导师与学工团队、辅导员同向发力的研究生培养协同育人平台,由辅导员担任支部书记,同时聘请科研团队学术骨干担任党支部“党建协同"指导教师。实行党建和学术相结合的导师负责制,导师既是科研导师,更是思想导师。此外,师生党支部进行协同共建,设立科研团队型党小组,围绕学术诚信、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和科技强国战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三) 组织建设与平台创建结相合
学院基层党组织与政府机关、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共建联建党组织,通过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促进三方党建共建联建、企业实践、教学科研等合作育人,深度开展党组织“云智协同"建设。一方面,积极开展校际党支部"云共建”,与国内多家高校开展校际支部“云共建”,搭建共享共建共融网络平台,实现党支部发展建设、党员成长蜕变的耦合增量。另一方面,发挥智力优势和科技特长,与专业教师党支部联合,与行业内重点企业的党支部开展“智联建”,以党建工作为切人点,以科技创新和应用为落脚点,促进党建优势向教育教学转化以及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云智协同"党的组织建设优势为引领,面向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聚焦智能数字制造新元素,协同校政企等多方“软硬实力”,联合建立研究院(中心)等,大力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优势,为研究生搭建科技创新实景训练平台。
(四)党建活动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制定实施《研究生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方案》,将党建品牌创建与解决工作难点相结合,与打造优质品牌活动相结合。发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与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采用“两凝一创”工作法,即主题教育凝心铸魂、科技攻关凝聚合力、匠心为国创造成绩,发充分挥党支部在科技报国实践中“把关、攻关、闯关"的关键作用,把学思践悟、学以致用的成果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内在动力,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形成“基础研究 $$ 技术开发 $$ 成果转化”的创新链,发力技术赋能,促进产业升级。比如,冶金机械系研究生党支部积极服务传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智能化生产,百名支部成员于首钢、鞍钢等钢铁生产企业一线,于一重、二重等重型装备生产企业一线,笃行实干;聚焦科技创新,加强转化合作,参研的板带轧制、数字化设计制造等技术研发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科研成果在河钢集团、宝武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转化为生产实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03.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