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研究

作者: 郭明喜 沙楠 高媛媛 申麦英 苏巧 刘涛

通信原理“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研究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4-0126-04

Abstract:Inresponsetothenewrequirementsbroughtaboutbythechangeoftalenttrainingobjectivesunderthenew situation,thispaperanalyzesseveralissuesthateedtobeurgentlyaddressedintheteachingofcommunicationprinciples.From thefouraspectsofteachingontent,teachingode,aessmentmethod,andteachingresouces,itforsa"fou-inoneblended curriculum systemof integratingcasestudieswith principles,complementingonlineandoflinelearning,accuratelydiagnosingand teaching,andsupportingteachingwiththree-dimensionalresources.Italsoproposesorganizationalformsand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forblendedteachingofcommunicationprinciples,integrationofknowledgesystems,flippdclasroombasedongroup presentation,andexploratorystyleguidedbyinstructors,aswellasasesmentdesignschemes.Theexperienceofcurrculu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is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ther professonal background courses.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four-in-one; communication principle;teaching design;implementation method

2023年2月,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提出了数字资源开发、数字素养提升等一系列数字化转型需求。基于多维度立体资源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推动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模式之一。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针对核心专业背景课程常态化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实践,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信原理课程是陆军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面向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背景课,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既是先修课程的综合与应用,又是后续岗位任职课的重要支撑。课程特别强调学员在模块级、系统级层次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员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具备满足任职需求的工程素养[2-3]。本文坚持“学为中心,能力为本"的理念,按照目标牵引,内容、方法和资源配套建设的思路,以内容改造为基础,以目标实现为牵引,以教学模式改革和资源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着力破解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及目标转型带来的新问题。

一 新形势下通信原理教学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岗位指向从传统的工程师,变成了具有工程师思维的复合型指挥人才,除工程思维、信息思维能力外,还对与任职岗位紧密相关的联合全局意识及计划组织、沟通表达、深度学习、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4。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课程知识、能力和情感自标的变化。通信原理传统教学在适应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知识体系性不强,知识点来源不明、应用不清的问题。

第二,学员预备知识不一致,课堂时间有限导致课堂教员讲授多、学员思考少、重难点内容讨论深度广度不够和高阶思维力不强的问题。

第三,教学过程监管不实,对学员过程性学习考评措施不足、教员掌握学员学习情况不及时不充分的问题。

第四,学员学习手段方式单一,对学习缺乏兴趣、碎片化时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二“四位一体”混合式课程设计

根据新工科建设方案和我校的专业特色,为解决传统教学在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课程更新了课程教学理念、重新修订了课程目标,提出重构内容、分层施教、抓实监管和立体保障的课程设计思路。整个教学以问题前导、以任务驱动展开,以思政和军事应用贯穿,多层级开展以学员为中心的教与学。教员全时段、全方位、全层级服务整个教学过程[6-8]。

依据课程设计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和教学资源四方面形成了原理案例融合、线上线下互补、精准把脉施教和立体资源助教的“四位一体”混合式课程体系。

(一)基于体系化课程改造重构原理与案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内容

基于体系化课程改造,理顺课程间的关联,梳理课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链,突出知识的体系化和系统化,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以军事应用为牵引,以实际问题为驱动,注重知识模块与通信装备或战场应用间的映射关联,构建教学案例库,增强学员学习的目的性和兴趣,提升课程的为战性。

挖掘思政元素,构建以科学思想、家国情怀和辩证思维为主线的课程思政体系,增强学员的使命担当意识,提升课程的铸魂性。

依据知识的学习特点与学员的接受程度,合理分配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提升学员的自主学习与高阶思维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30.pd原版全文

依托功能完备的软硬件实验平台,以典型应用为牵引,融合经典原理与实践,开设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仿真验证与拓展创新并存的实验实践项目,提升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基于两个在线平台实施分层级个性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在线SPOC课程平台。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优质课程,精心梳理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与要求,建设面向校内混合式教学的SPOC,使全体学员达成基本一致的基准,从而使课堂上能有效运用探究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来增强对重难点内容讨论的深度广度,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员的深度学习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过程的挑战度,打造高阶性课堂。

在线雨课堂互动平台。基于智慧化教学工具雨课堂,兼容基础性和高阶性,形成一套覆盖混合式教学全过程的雨课堂互动课件(雨课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建设针对课上课下错误率不高但仍有个别学员存疑的“非典型问题"的微视频讲解库,对学员进行课后精细化学习指导,增强学员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平台数据有效落实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管

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合理设计各教学活动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成绩占比,根据MOOC自主学习和雨课堂随堂测试的数据反馈,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态,有效落实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管,优化设计教学的重难点,做到实时把脉、精准施教,同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励,鼓励学员间的合作与竞争,提升学习兴趣与动力。

(四)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助力全时高效的自主学习

课程组已编写出版以国家精品教材《通信原理》为核心的系列教材,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知识点讲解,在我校教学网已上线通信原理网络课程。在此基础上,录制授课视频完成互联网平台的MOOC课建设,建设多维度立体化教学资源,形成多维度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保障学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全时高效的自主学习[2-3]。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实施

为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安排19学时,线下教学安排61学时。理论部分教学安排具体如图1所示,图中括号内数字为线上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 23.4% 。线上学习内容均为难度适中、学员易接受的初阶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一) 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各知识单元的特点,本课程线上线下混合部分主要采用三种教学组织形式。

1知识体系的融合式

1)课前:主要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在线自主学习。教员发布线上学习导学,主要包括本讲的知识框架和针对不同学习基础学员的分层级学习要求、学习视频、PPT和测试题目等学习资料;学员根据个人的学习基础和需求在指定的截止时间前自主安排完成个性化学习,做好笔记,并完成测试题目,以期使全体学员达到基本一致的课前学习基础。教员依托MOOC平台采集学员的学习数据,完成数据分析以掌握学员线上学习情况,优化设计教学的重难点。

12 数字基带 码型、信号功率谱、(4) 信号传输 码间串扰、最佳接收、数字/模拟信号、信 课 时域均衡、部分响应基础部 情号分新 48 程知 148 正 2 数字通分 机过程统机过程通 基础 72) 识 (2) 数字传输 码、PCM、△M、时分信 复用恒信号、随参信道、 信道 4 体系 8↑ 差错控制 、模拟信 、FM、PM调 模信 品 同步原理 载液同步、位同步、

课前 课中 课后学员自主学习 教员讲解引导 巩固提升》发布资源:中国 》内容:重难点的深 》方法:学员利用大学MOOC平台, 层次理解、综合性 碎片化时间查漏导学、学习视频、 高阶内容研讨 补缺、结对帮扶、PPT、测试题目 》方法:启发式、探 教员专题辅导等 究式、翻转课堂等 》资源:二维码视》反馈:依托 》形式:思维导图、 频、MOOC、学MOOC、雨课堂 仿真演示、军事应 习指导书、解题等在线平台/问卷 用等 微视频等星等掌握学员学 》雨课堂等智慧工具 》目的:精准补短,习数据 记录课堂活动数据 整体提升

2)课中:基于知识体系的融合式精讲精练。教员根据学员线上学习数据,结合思维导图对本讲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体系化梳理,帮助学员理清相关知识点的来源与应用,包括与前后课程、本课程内教学内容间的联系,形成涉及整个通信系统的知识体系框架。对重难点内容和学员存疑的重点问题进行精讲精练,引导学员深度学习,强化知识的深层内涵与外延,提升学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及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3)课后:巩固提升。学员在雨课堂提交课后作业、课外拓展题,MOOC网提交章节思维导图,教员实时批改反馈,鼓励学员深度学习和拓展创新。教员根据学员的课上表现和课后作业,定位学员的短板,针对课上课下错误率不高但仍有个别学员存疑的“非典型问题”录制讲解微视频,在雨课堂发布课外拓展知识链接和拓展提高题目,采取精确到人、帮扶到点、精细到步的方式,进行课后巩固提升,实现精准补短整体提升。课后学员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观看教材二维码视频讲解和中国大学MOOC网或军事职教网平台通信原理MOOC等资源,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全时高效学习。

2 小组展示的翻转式

对于一些概念易理解、逻辑关系明确、应用指向性强的知识单元,采用小组展示的翻转式教学。此教学组织方式也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其中课前学员除了完成教员在MOOC平台上发布的个人学习内容外,还要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备课、制作课件。课堂上,教员随机抽取小组中任一成员代表小组进行讲解展示。同一知识点安排所有小组同时进行准备,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小组评分由所有同学现场互评得到,个人评分由组内成员互评得到,综合个人评分、小组评分及教员评分得到每位学员的分组展示分,计入课终成绩。小组展示翻转式教学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了学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员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了学员的潜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3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