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弯路义须让学生自己走

作者: 贾宪章

周三下午第二节课临时调为美术课。第一节课下课前,老师便提醒同学们,没带彩色画笔的可以在课间到邻班借一借。

当梅老师走进教室时,许多同学都神气地指着课桌上的画笔盒。意思很明显:即使临时调课带来了许多麻烦,自己也可以轻松解决。对于学生们心里的小九九,梅老师当然一目了然,自然不会吝啬褒奖之词。

可当她的表扬话语刚落,刘嘟嘟却不声不响地走在讲台前,身子扭捏着,歪着小脑袋看着梅老师。不用问,梅老师也清楚她一定没有彩色画笔,这是来向自己求助的。

刘嘟嘟性格内向,胆子小,平时羞于和同学交往,课间的时候总是一个人玩。家长为此多次和任课教师沟通,希望能给予关注和激励。经过各科教师的呵护,最近一段时间进步不小,课上有了参与探究的热情,偶尔也能主动回答问题。

刘嘟嘟声音细小,即使站到她跟前,梅老师也没有办法听清楚她在说什么。没办法,只得在靠近一些,笑着提醒她,“嘟嘟,你声音可以再大一些吗?”

刘嘟嘟挺一挺身子,好像这样子就可以帮助自己壮壮胆子,“梅老师,我没有彩色画笔,您可以帮我借一借吗?”此时的声音依旧很小,但梅老师听明白了。他很诚实,没有说自己没有借到彩色画笔,而是说自己没有。梅老师不禁笑了,也清楚一定是刘嘟嘟自己胆子小,没有勇气去邻班借,又怕老师批评她,才来讲台求助。

自己给她借一套?梅老师觉得这个“弯路”不可以轻易省去,而且必须让她自己走。借画笔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契机,可以帮助她及早消除与同学交往的恐惧感。想到这里,梅老师决定在上课前先让刘嘟嘟去走走“借画笔的弯路”。

“嘟嘟,你们班主任说你变了,上课经常主动回答问题,课下积极参与健身游戏,还在放学后帮助有病的同学背书包,你真的进步不小啊!”听了梅老师的夸奖,刘嘟嘟两只小眼晴顿时有了精神,其他同学明白梅老师的眼色也随声附和,有的还向她竖起大拇指。

看着刘嘟嘟不再畏畏缩缩,梅老师语气突变,“嘟嘟啊,你怎么没有去邻班借画笔呢?他们班也有很多和你一样乐于助人的同学啊。你不想试一试?”刘嘟嘟一听还是要自己去邻班借,一下子没了精神,低着头,不再说话。梅老师心里清楚,“走弯路”可是需要勇气的,和刘嘟嘟的转变一样,不可以一蹴而就。看来刘嘟嘟还无法一下子走出交往恐惧的窘境,还需要自己推一推,让她慢慢去适应与同学交往。

“担心什么?邻班的同学蛮热情的啊,不信,老师这就陪着你去借。”刘嘟嘟顿时轻松了,蹦蹦跳跳地和梅老师一起来到了邻班。

看到邻班的王老师正准备上课,还没等梅老师上前打招呼,刘嘟嘟却出乎意料地抢先开口:“王老师好!我可以在你们班借一盒画笔吗?”看到刘嘟嘟这样有礼貌,王老师高兴地把她领进了教室。“刘嘟嘟同学想借一盒画笔,谁愿意帮助她啊?”话音一落,好多同学举手回应,纷纷拿出自己的画笔。可能被眼前的热情感染得厉害,刘嘟嘟一时间手足无措。一位临近的男同学跑过来,把自己的画笔盒硬塞到她手里。

借到了画笔,刘嘟嘟乐呵呵地跟着梅老师往回走。“嘟嘟,跟其他班的同学借东西不难吧?而且你的表现也很出彩啊,老师情不自禁要为你点赞。”刘嘟嘟嘿嘿一笑。

梅老师没有忘记自己这样做的目的,继续叮嘱她:“从你刚才的表现看,和同学交往并不难啊,而且你的人缘好像很不错啊。加油,老师相信你!”说着伸出手掌,刘嘟嘟甚是自然地与其击掌,可以看出她的眼晴里溢满了自信的目光。

梅老师把借画笔的经历分享给同学们,同学们笑着为她点赞。后来刘嘟嘟变了,课间里主动约同学做游戏,她的活泼也感染着其他同学,大家有活动也想着拉着她。

梅老师看着刘嘟嘟的变化,不仅真心为她的蜕变而高兴,更为自己的施教选择而庆幸。没想到“让她自己走弯路”的做法会带来如此明显的教育效果。

“有些弯路必须让学生自己走”不是为了找学生麻烦,而是一种教育智慧。此时的“弯路”是一种施教情境、一种诱导契机、一种体验过程,可以让学生在沉浸式“授之以渔”中反复锤炼自己,收获自主成长的自信和自我成功的愉悦,这种收获是灌输式“授人以鱼”无法给予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yned20250301.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