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锋”超燃文艺节活动促进高中学生德育发展的实践探究
作者: 蔡姣一、超燃文艺节活动背景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高中教育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德育的有效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未来,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音乐教育中融入德育已在国内外诸多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实践探索中达成共识,其作为学校德育有效载体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雷小锋”超燃文艺节作为长沙市望城区“雷小锋”德育品牌建设的四大超级课程之一,以“超燃”为主题开展系列艺术活动,旨在通过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艺术表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因此,探究超燃文艺节活动对我校高中学生德育发展的促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超燃文艺节活动的创新
超燃文艺节在项目设置上体现了“人人都参与、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成效、层层抓落实”,按照学校和学生发展实际进行项目规划,确保学生在学段内能全面参与到国家和地方课程项目、学生综合素养项目、优秀传统文化等文艺项目中,形成学校学段内的活动体系。
(一)项目超级多
文艺节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扣时代脉搏,重点开展雷锋歌咏会、时代精神颂、传统文化秀、“双减”成果展四大主题活动。这些主题活动的设定符合当代高中生追求自由、表达自我的心理需求,强调激发学生的激情与活力,鼓励学生展现个性与创新精神。
(二)形式超级新
文艺节将多种艺术形式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艺术盛宴。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文艺节活动还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设置观众投票、现场互动环节等,让学生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参与超级广
文艺节以其富有创意的主题及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了全校学生的参与。无论是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还是对艺术感兴趣的普通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种广泛的参与度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超燃文艺节活动促进高中学生德育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一)“超”级舞台赋能成长,多维素养全面提升
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级中学。学校秉持“以爱育人,与德同行”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虽然地处农村,却打造了现代化艺体馆,舞台配备智能灯光系统与环绕音响,为学生搭建起“超燃”成长平台。学校通过“红色经典咏流传”“青春诗会”等品牌活动,将德育元素融人艺术实践。
在高三合唱活动中,学生自主设计编排《在希望的田野上》,用课桌凳敲击节奏,以校服为背景拼出党徽图案,通过多声部轮唱展现脱贫攻坚的壮阔图景。这种“零道具”的创意表演不仅荣获学校艺术展演特等奖,更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高二“少年诵·青春志”诗歌朗诵会上,学生将《将进酒》与说唱结合,用“会须一饮三百杯,杯杯敬未来”的改编诗句,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豪迈气概。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不仅让经典诗词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学生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音乐德育模式环境下,德育教育内容不断被渗透,音乐艺术教学内容也能更加丰富,可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以及人生观,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具有积极意义。这些艺术活动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艺术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他们的德育发展。
(二)“燃”动青春梦想,多元才能竞相绽放
学校构建“三阶递进”培养体系:基础层开展“班班有歌声”活动;提高层组建舞蹈团、合唱团等专业社团;精英层打造“雷小锋”文艺轻骑兵,定期参加志愿活动演出。
基础层的“班班有歌声”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营造了浓厚的音乐氛围。这种活动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提高层的专业社团,如舞蹈团、合唱团等,通过选拔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这些社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艺术学习机会,也为学校的文艺活动输送了优秀人才。
精英层的“雷小锋”文艺轻骑兵,由学校艺术社团的优秀学生组成,定期深入社区、敬老院等地进行志愿演出。他们的原创作品占比达 65% ,如诗朗诵《淬炼教育振兴的龙鳞》、自创的音乐律动《强军战歌》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传递了正能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学生在参与“三阶递进”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学会了尊重与合作,体会到了努力与坚持的价值,更深刻地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
(三)“艺”路领航强心智,自信成长绽芳华
针对高中生心理特点,学校创新搭建“三个一”实践平台:每学期一场班级音乐会、每年一次艺术展演、每人一项艺术特长。
班级音乐会为每个班级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在音乐会上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如独唱、独奏、小品、舞蹈等。每年一次的艺术展演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每人一项艺术特长的培养,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艺术技能,如绘画、书法、乐器演奏等。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在学习中创作了一些新颖的节目来缓解压力。
综上所述,“雷小锋”超燃文艺节作为望城区“雷小锋”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学生德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舞台上,学生在艺术素养提升的同时,爱国主义情怀得以深化,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责任担当意识以及自信心都获得了全方位的滋养与成长。它不仅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石。
展望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雷小锋”超燃文艺节活动,不断优化活动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拓展其德育功能,使其成为高中德育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助力更多学生在艺术与德育融合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青春光彩,成长为兼具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新时代青年,为社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可人.新时代学校“音乐 + 德育”的践行路径研究[J].品位·经典,2022(14).
[2]景晓悦.“大思政”视域下音乐德育模式的构建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1).
[*本文系湖南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农村高中“雷小锋”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A-485)的研究成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ngl20250508.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