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作者: 周燕沂

一、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

《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指出要加强学生阅读素养,要结合各科课程教学要求遴选阅读书目,构建阅读书目清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部分提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强调“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被提及的资源包括与教材单元主题情景相匹配的英语绘本、短剧、时文等学习材料。因此,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与实施

笔者所在单位的绘本阅读课程是基于学校发展、时代发展、学生发展以及教师发展的需要,以故事类、非故事类等为主要内容,形成阶梯式的课程,包括拓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其中,拓展课程是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深化与单元主题拓展的维度以及基于解码能力提升的维度,开设主教材与绘本融合的课程;个性化课程是基于个性化发展需要的维度与基于分级阅读开展的维度,开设活动型与自主阅读型的课程。

(一)内容选择的策略

1.绘本与主教材主题吻合。绘本与主教材主题相吻合,能够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绘本作为语言学习的辅助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当绘本内容与主教材主题一致时,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遇到并复习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从而在实际语境中加深对这些语言点的理解和运用。校本课程与教材要实现主题上的有机结合,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

2.绘本语言难度适中。FiveFingerRules是笔者单位为学生选用绘本的重要依据。它指的是每当学生遇到一个生词时,就竖起一个手指。实践证明,笔者单位的学生更适合使用3-4个手指的绘本,也就是难度可以适当增加的类型。

3.同时兼顾故事类与非故事类绘本。故事类绘本能帮助学生理解语境、学习词汇和句型,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同时,故事类绘本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非故事类绘本则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总之,两者结合选择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拓宽视野、提高兴趣、发展多元智能与增强学习动力。

(二)绘本阅读课程的具体内容

笔者所在单位的英语绘本阅读课程有拓展性和个性化两种课程类型

1.拓展性课程。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维度思考:解码能力提升以及单元主题意义深化与单元主题拓展。(1)基于解码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一、二年级,主要参照并使用市小学英语教研员赵淑红《基于语音意识的小学英语早期阅读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源。但由于本文重点论述绘本阅读,在此不作详细叙述。(2)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深化与单元主题拓展的教学内容分布于各年级,选取的绘本均源自权威的出版社。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绘本的主题契合度、难度适应性、教育价值、趣味性以及资源配套情况等因素。

2.个性化课程。个性化课程是针对不同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提供定制化教学方案和学习资源的课程。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维度考虑:自然拼读、单元主题拓展和分级阅读。基于自然拼读与单元主题拓展的绘本阅读主要在一、二年级开设,结合课后

430与周末亲子阅读时间开展;基于分级阅读的绘本阅读主要在三至六年级开设,结合课后辅导与周末自主阅读时间开展

(三)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将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融入总课程规划。为了确保有效实施,在推进中,必须做到时间固定、内容固定、地点固定、形式多样,最大化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和对教材的补充作用。学校要推广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教师要创设多途径让学生广泛参与;家长要尽可能提供条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因此,笔者所在单位的课程实施总思路是S.F.S三方联动模式。这三方指的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层面的同时拉动。

1.在学校实施的层面,建立有效的上课模式是关键。结合上级部门对英语课程周课时量的安排与地方课程的灵活使用,本校采用了SPP教学模式及TSP主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教学模式,实施阅读教学。赵淑红提出的SPP阅读人门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小学生早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结合了视觉词(Sightwords)的学习,以拼读规则(Phonics)教学为中心,并通过绘本(Picturebook)的使用,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兴趣。此模式运用于本校的一、二年级口语课程。TSP阅读教学模式中的TSP指的是Text(教材)、Story(故事)、Performance(展现)的简称。整体的理念是以 i+1 的输入假说为依据:i指的是配套教材教学内容的学习,主要的目的是为学生语言学习进行系统的输入与积累;1指的是提供一个绘本为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再次输人,主要目的是内化拓展学生语言的学习。在以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展现(performance)形式,促进学生学习语言。

2.在家庭实施的层面,建立家长评价机制是关键。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中建立家长评价机制,是促进家校合作、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评价指标有四个维度,分别是:语言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亲子共读。评价过程使用的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阅读报告、亲子阅读日记等。

3.在社会实施的层面,建立社区联动机制是关键。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中建立社会资源活用、社区孩子活动联盟机制,是一个旨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增强社区教育互动性的重要举措。首先,本校与番禺图书馆、当地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建立联系,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共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绘本阅读资源。其次,由各社区家长代表共同成立绘本阅读活动联盟,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如组织同一社区学生到某公园、某学生家中进行阅读亲子共读、绘本表演、读后心得分享等。

三、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

1.推动了“课程育人”理念下的阅读课程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机制。对推动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措施,明确了学生在阅读探究任务的主体地位,学校及教师在主题式阅读探究任务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家长的监督及指导作用,明确了专家专业指导功能,促进了教师主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的专业水平,为学校推动阅读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2.探索了主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所需的校本课程建设体系。涵盖了一、二年级口语课程内容重组安排建议表,一、二年级口语课程常见词与核心词认读安排表,一、二年级口语期末测试题样,各级各模块主题式阅读探究任务绘本推荐清单,课外自主阅读记录表,小学英语TSP阅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表,等等。

3.推动了阅读教学常态化实施,促进了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此课程有效地将学校、家庭、社会(图书馆与社区)形成合力,有效推动了阅读资源的整合,推动了阅读教学课程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图书馆,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热情,强调既要阅读,也要思考分享,在阅读中逐步形成阅读素养。

4.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原有课程结构单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给学校预留了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利和空间。使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的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赵淑红.小学英语早期阅读教学中的识词能力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0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ngl20250511.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