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

作者: 林洁慧

一、“双减”政策解析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作业作为课堂知识的课外延伸,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课堂内容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质量。

二、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

作业是从课堂教学中来,走向课堂中去。作业拓展和超越了课堂狭小的边界与空间,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和提升。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从作业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根据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调整。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作业观,现阶段小学英语作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作业缺乏目标意识

部分教师没有思考作业目标,作业随意性较强,缺乏针对性,作业碎片化。一般的英语作业多数是抄写单词和课文,但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对作业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一个单元的作业之间缺少相关性,缺乏深层次地思考每一节课的作业目标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关联。

(二)作业要求缺乏针对性

很多情况下,教师给全班布置相同的作业,这种做法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差异。这样的作业没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作业太简单,基础薄弱的学生又会觉得太难了,容易出现不做作业、乱做作业,甚至抄袭作业的现象

(三)作业内容形式不丰富

英语教师布置的常见作业有抄写单词和课文、听课文、读课文、背课文、默写单词等。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往往会应付了事;听说读的作业在教师没有及时检查的情况下,学生也会偷懒不做,很难落实作业的完成率。

(四)作业缺乏对学生的精准分析

有的教师布置作业比较随意,往往是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布置,缺乏对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作业的整体规划。教师的作业布置应该精准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作业都做得不理想,教师应当调整作业并且分析原因调整教学进度。

三、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

(一)单元视角整体设计

单元视角整体设计有助于增强同一单元不同课时作业之间的结构性和递进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将一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整体把握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并制定作业目标。根据作业目标设计作业,每个课时之间要注意逻辑性和结构性。从单位视角进行整体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好的作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提升作业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Module6 Myschool 单元为例,重视整体模块设计,合理划分和组织课型。结合本模块Module6Occupations主题,设计了六个课时,由一节词汇课、两节听说课、两节读写课和一节综合拓展课组成。

(二)精准分析单元内容

一方面,全面精准分析教材内容,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角度全面分析单元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课时划分和评价活动设计等。另一方面,准确深入剖析学情,从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知识储备、预期困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能力类型和不同思维水平。

(三)优化设计单元作业

1.作业目标定位精准化。作业目标明确且清晰合理,注重强化单元主题探究,注重与课时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协调统一。课堂教学解决的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而作业解决的是如何学得更好,以及学得怎么样的问题。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Module3Myschool单元为例,第一课时的作业目标是能认识学校室场的名称、方位等词汇,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介绍学校的室场。根据作业目标设计了基础类作业一—朗读并熟记本课所学词汇。提升类作业是让学生读句子,根据描述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室场名。拓展类作业是让学生将课堂中介绍自己学校地图的话写下来,并且阅读有关绘本的故事。教师结合了作业目标设计了三个类型的作业,作业更加系统化、针对性更加强、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提高作业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2.作业形式丰富多样化。为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育人导向功能,以“作”促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探索并建立“基础性作业 + 提高性作业”模式。基础性作业包括:抄写类作业,可以让学生抄写单词的时候尝试给单词配画,例如,学习文具类单词时,让学生画出文具再配上英语。还可以布置听读作业,具体要求学生听多少次,朗读多少次,朗读的时候圈出不理解的单词。第二天及时检查朗读情况,可以用抽学号的方式进行抽查。提高类作业包括合作类、收集类和制作类作业。合作类作业就是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例如课本剧表演、调查报道。收集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获取更多拓展的知识,让知识不止局限于课堂内,而是走出课堂,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课堂外的延伸知识。制作类作业,例如低年段可以自制字母卡片、单词卡片用于学习字母和新单词;高年段学习了书信的书写,可以用英文给同学和家人写一封信;制作一张英文的海报。

3.作业评价方式多元化。作业的评价应该是具有发展性的,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作业的评价是有过程性的,根据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作业的评价是具有主体性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需要多元化:在主体上,可采取师生、生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在形式上,可以采取文字评价和符号评价相结合。笔者在平时作业点评中除了给A、B等级,还会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盖上Good、Excellent、English star三种印章符号,不仅关注学生答案的正误,更关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方法、态度、达成情况等。教师既要清晰学生在知识体系上的漏洞,又要关注学生思维、方法、态度上的不足。采取多维的表现性评价手段,助力学生成长,体现作业评价的“增值”效应。

4.作业反思深刻有效化。教师平时可以利用学生学号小表记录统计和分析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当天批改完就让学生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记录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全面、深入、客观地进行归因分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错题总结本,对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反思。教师可以归纳学生共性的作业错误,分析致错原因,为作业讲评和学习改进积累资料。教师可以建立个性化的学生电子学习档案。教师要反思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树立以作业情况来改进教学的观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减负增效为原则,优化设计英语作业。英语教师可以从精准定位作业目标、丰富作业类型、完善作业评价方式和及时记录作业反思等方面入手提升作业质量,从而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月芬.重构作业一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2]林青.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J].英语广场,2022(06).

[3]何晓斓,刘明东.“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理念、原则及实施[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1(05).

[4]吴宏力,于洁“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S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ngl2025052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