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在中职英语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夏然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提出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职场语言沟通是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提升学生职场语言沟通能力是中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题中之意。

一、抛锚式教学法和研究现状

抛锚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以实际问题或任务为“锚点”,学生被引导围绕这个“锚点”进行主动探索和学习,通过团队合作、资料搜集、角色扮演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该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能力。

约翰·布朗斯福特领导的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以下简称CTGV小组),开发了抛锚式教学模式。CTGV小组利用影像作为“锚”,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宏观背景,试图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鼓励学习者主动构建意义。此后,不同学者尝试将抛锚式教学与不同学科的应用相结合。达菲·哈达萨(Duffy Had-sah)研究了运用抛锚式教学策略进行初中阅读教学,发现教师抛出的“视频”等锚,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国外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以“技术”为基准的学习,强调实证研究,将理论在实践案例中进行检验。国内对于抛锚式教学的研究比较晚,何克抗在1997年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关于抛锚式教学法的理论探讨。此外,高文和王海燕探讨了抛锚式教学的目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整体来说,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以抛锚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场语言沟通能力的研究还不够。

二、职场语言沟通能力的内涵

职场语言沟通能力是指在职场环境中,个体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的能力。这包括理解职场文化、掌握行业术语、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以及根据职场情境调整语言策略等。中职英语教学必须基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职场语言沟通能力。

三、抛锚式教学法提升职场语言沟通能力的具体实践

(一)设锚:锚定情景,设定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确立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未来职场的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场景紧密结合。例如,导游服务、销售客服、医疗护理等,帮助学生提升职场语言应用能力。创设情景的方式包括:1.搭建多媒体课堂: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职场情景。例如,在《英语2基础模块》第四单元Vol-unteer 中的听说部分,结合时事,如大运会为背景,播放一段应聘志愿者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模仿对话。视频资源生动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情境模拟:在课堂上还原真实职场环境,如模拟办公室、餐厅、医院等场景,布置相关道具(如餐桌、菜单、办公设备等)。例如,在《英语2基础模块》第二单元HealthandFitness中,借助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医疗箱等道具,构建就医环境,提供沉浸式学习实践的体验,帮助学生熟悉职场流程。3.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利用VR/AR技术创建虚拟职场环境,学生通过设备进行沉浸式学习。例如,在《英语2基础模块》第二单元 Travel 中,利用 VR 创设香格里拉场景,提供高度真实的体验,使学生置身于旅游服务的职业场景中,获得导游的职业体验,增强学习效果。4.校企合作,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企业或工作场所参观,观察并参与实际工作。例如,学习《英语2基础模块》第六单元Craftsmanship后,带领学生到学校合作的汽修实践基地参观、交流,体会工匠精神。

(二)抛锚:抛出问题,锚定任务

教师在创设情景后,需要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职场问题或任务,抛出明确的“锚点”,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或任务展开学习和探索,旨在以“锚点”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学生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掌握语言技能和职业能力,同时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提供方向。例如,《英语2基础模块》第五单元AncientCivilization,教材内容主题为中西方文化以及丝绸之路,本身与学生的职业联系不够紧密。在教学对象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学生时,设锚为:“你”是数字媒体公司的新媒体运营专员,负责为“丝绸之路文旅节”设计并推广宣传活动。围绕此单元任务,将听、说、读、写英语语言学习活动分解为:制作世界文明海报(Listening&Speaking)、收集丝路素材(Read-ing)、撰写丝路文案(Writing)、评析丝路文案(Grammar)、制作丝路绘本(CultureUnder-standing)、拍摄宣传视频(GroupWork)一系列“锚”,有效地将教学与职业情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围绕“锚”来展开主动探索和学习,从而提升职场语言沟通能力。

(三)起锚:锚定核心,探索求解

在“起锚”环节,学生需要围绕设定的“锚点”(即核心问题或任务),展开探索和求解。这一步骤的核心是通过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角色扮演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的语言技能和职场沟通能力。例如:围绕制作丝路绘本的“锚点”,实施步骤为:明确本课任务为制作一本以丝绸之路上马可·波罗的故事为主题的英文绘本,面向儿童受众。教师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用英语编写一个马可·波罗的丝路故事,用专业技能根据故事内容绘制插图,最后用英语向全班展示绘本,向游客讲述故事内容,进而可分角色:马可波罗与父亲,进行短剧表演。又如围绕拍摄宣传视频的“锚点”:学生明确任务为拍摄一段 1-2 分钟的英文宣传视频,推广“丝绸之路文旅节”。学生小组合作用英语撰写视频脚本,包括台词、场景描述和拍摄计划。学生分组,并可与影视后期班进行跨班合作,完成英文视频拍摄与剪辑,最后创设文旅节的线上VR场景,学生上传作品这种“锚定核心,探索求解”的教学设计,充分提升了学生的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思锚:深度反思,锚定未来

思锚环节致力于通过深度反思机制,全面评估抛锚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对学生职场语言沟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效果。此过程不仅强调对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关注,还旨在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导。基于详尽的学情调研结果,持续调整并优化抛锚式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系统地回顾任务执行过程、精确评估自身学习成果、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探讨改进策略、积极分享交流心得体验,并精心规划未来发展目标,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提升。该环节特别重视在反思中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确保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的职场挑战,同时激发其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力求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通过这样的循环反思与实践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为教育者提供了反馈,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双赢局面。

四、结语

抛锚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彰显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精心设计的“设锚、抛锚、起锚、思锚”四个关键环节,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职场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还为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支持。该教学法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场环境中锻炼并提升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抛锚式教学法的实施促进了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紧密对接,有助于构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推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程。通过不断优化这一教学模式,并根据学情调研结果调整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CTGV.Anchored Instruction and SituatedCognition Revisited[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3(03).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1997(0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ngl2025055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