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4元甩卖4家家乐福,化债“瘦身”能否脱困?

作者: 杨阳

六年前耗费48亿元巨资拿下家乐福中国80%股权的苏宁易购(ST易购,002024),如今却以4元人民币的价格“甩卖”4家家乐福公司。

苏宁易购表示,当前公司坚定聚焦家电3C核心业务,持续推进非主营业务单元的精简瘦身工作,将多措并举进一步降低企业债务水平,持续化解公司债务负担。此次交易预计增加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约5.72亿元。

自2020年深陷流动性危机后,苏宁易购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戴帽”。近年公司频繁处置资产,加速推进化债减负进程,但至今尚未完全摆脱亏损泥潭。

4元甩卖4店,增利或超5亿

6月20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之控股子公司荷兰家乐福(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近日与上海有安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代“上海家福启纾”)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卖方向买方分别以1元人民币对价出售持有的宁波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杭州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株洲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沈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标的合计出售金额为人民币4元。

苏宁易购表示,此次出售的4家家乐福子公司均已停止经营,债务负担较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四家家乐福公司合计负债总额约17.6亿元,其中宁波家乐福负债总额约1.62亿元,杭州家乐福负债约4.38亿元,株洲家乐福负债约1亿元,沈阳家乐福负债超过10.6亿元。公司称,通过本次交易,引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资管机构,发挥其资源优势,能够有效开展资产、债务重组工作。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转让完成后,目标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预计本次交易合计增加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约5.72亿元。

此次的接盘方上海家福启纾全体合伙人包括上海有安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昆朋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厚有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均与企业债务重组、重整投资等业务相关。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公告称,上海家福启纾目前正在办理名称核准以及相关设立法定程序,最终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登记为准,说明这家公司还没有完全正式成立。

昔日48亿收购,如今黯淡收场

家乐福是全球著名的连锁超市品牌,于1995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19年6月,苏宁易购公告拟以现金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该次收购中,家乐福中国100%股份的估值为60亿元,较其2018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9.27亿元有较大幅度的增值。

2019年苏宁易购收购时,家乐福在国内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同时拥有约3000万会员,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接近300亿元。彼时苏宁易购表示,收购有利于加速公司大快消品类发展,构建全场景零售业态,丰富公司会员生态,提升线下门店竞争力,同时有利于大快消品类全国仓储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在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后,电商的崛起开始显著冲击零售业态,导致卖场营收持续下滑,各地门店不断关停。2020年末至2022年末,家乐福中国的门店数量分别为228家、205家、147家。苏宁易购表示,家乐福中国业务受外部环境及消费行为转变影响,叠加自身流动性不足,加之公司因自身流动性问题无法为家乐福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自2023年起逐步关停传统家乐福大型商超业务。至2023年末,家乐福中国仅剩下了4家门店,分别是利用自有物业展开经营的上海古北店、上海万里店、北京的四元桥门店,以及租赁物业经营的上海川沙店。

2021年至2023年,家乐福中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8.78亿元、139.45亿元、29.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0亿元、-24.83亿元、-11.75亿元。2021年至2023年,苏宁易购分别对家乐福中国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3亿元、28.47亿元、8.95亿元,至2023年末已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时,双方曾约定若家乐福集团选择在收购日后满两年的九十天内将所持剩余20%家乐福中国股权转让给苏宁国际,苏宁国际需无条件购买。2021年9月,家乐福集团向苏宁国际发出售股通知,要求后者于90个工作日内以12亿元价格收购剩余股权。2022年4月,双方就分期购买安排达成一致,但最终苏宁国际在支付2.04亿元后无力支付剩余款项。苏宁方面认为达成协议时的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剩余股权收购存在较大争议,双方因此对簿公堂。2023年4月,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裁决苏宁需支付剩余股权收购款10亿元及逾期付款利息合计约11.34亿元。根据苏宁易购2024年年报披露,该裁决已向中国内地法院申请认可与执行,目前处于审理阶段,尚未裁定。

持续亏损无奈“戴帽”,化债“瘦身”能否脱困

与此同时,自从2020年深陷流动性危机后,苏宁易购业绩也持续下滑,2022年因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戴帽”。

2020年至2023年,苏宁易购营业收入分别为2522.96亿元、1389.04亿元、713.74亿元和626.2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29%、44.94%、48.62%和12.25%;净利润分别为亏损42.75亿元、432.65亿元、162.20亿元和40.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43%、-912.11%、62.51%和74.79%。公司连续4年亏损,累计亏损678.5亿元。

2024年报显示,苏宁易购实现营收567.91亿元,同比下滑9.32%;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14.93%。这是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86亿元,同比增长57.56%。

2024年苏宁易购能够实现净利润扭亏,主要还是依赖于资产处置和化债的推进。2024年,苏宁易购实现投资收益25.66亿元,同比增长1143.51%,主要为债务重组收益、处置长期股权、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等。不过,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25亿元,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未能“摘帽”。截至去年末,ST易购资产负债率仍高达90.63%,流动比率仅0.55,短期债务仍存在不小偿付压力。

2025年一季度,苏宁易购实现营业收入128.94亿元,同比增长2.50%;净利润1796.00万元,同比增长118.54%,实现扭亏;扣非净利-1.99亿元,较去年同期明显缩窄。今年4月,苏宁易购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再次重申,当前公司坚定聚焦家电3C核心业务,持续推进非主营业务单元的精简瘦身工作,将多措并举进一步降低企业债务水平,持续化解公司债务负担。

当下,苏宁全力“瘦身”聚焦家电3C核心主业,短期通过资产处置虽然实现扭亏为盈,但长期来看,公司经营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能否真正依靠内生增长“摘帽”脱困,成功完成战略转型,化解历史包袱,将是其未来面临的关键考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