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癌中之王”的两个关键

作者: 王小姣 茅娟莉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令人谈之色变。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每年新发胰腺癌患者约有11.89万例,其中10.63 万例最终走向生命终点。更可怕的是,一项纳入1000例胰腺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近1/3的胰腺癌患者曾被误诊为胃炎、胰腺炎或肝胆疾病,患者平均延误诊断时间3~6个月。面对这个善于伪装的“致命杀手”,科学的筛查策略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哪些筛查手段能帮助我们穿透胰腺的解剖迷雾?特别是对高危人群来说,胰腺癌的常规筛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胰腺癌早期筛查的医学困境

1. 胰腺癌“能躲会藏”。

胰腺深居腹膜后间隙,毗邻人体重要血管和器官,这种特殊的解剖位置使胰腺癌宛如潜伏在身体暗处的危险猎手。患者的早期症状极其隐匿,轻微的上腹部不适、偶尔的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表现,极易与常见消化道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黄疸、体重骤降等典型症状时,往往已错失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临床统计显示,仅有约2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仍具备手术条件,而术后5年生存率通常不足30%。

2. 常规手段会“卡壳”。

现有筛查手段面临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双重考验。胰腺癌的常规筛查手段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在实验室检查中,CA19-9 是最常用的胰腺癌诊断标志物。但是,这个指标的灵敏度约为78.2%,特异度约为82.8%,就是说并不能100% 筛查出胰腺癌患者。如果患者存在胆道梗阻、胆道系统感染等问题,这个指标还可能发生异常变化,比如出现假阳性结果,影响医生判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B 超、CT、MR、超声内镜等检查手段。B 超检查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成像,但在实际操作中,检查结果受限于人体腹部的脂肪层和腹水,声波传导受到干扰,再加上其他可能因素的干扰,造成成像质量大打折扣,使医生难以辨别病灶、判断良性与恶性,最终造成误诊或者漏诊。

阻击“癌中之王”的两个关键0

分子影像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有没有能够准确筛查出胰腺癌的手段呢?当然有!这就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ET-CT。

人体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后,因肿瘤细胞代谢活跃,这些显像剂会在肿瘤病灶内“扎堆”,仪器探测到核素衰变信号,就会呈现出肿瘤的形态、数量、大小等信息。CT是通过X射线断层扫描,呈现人体解剖结构。PET-CT把两者信息叠加,实现了功能代谢与解剖结构的双重显影。研究证实,PET-CT对T1期胰腺癌的检出率较常规CT 检查提高35%。

而且,PET-CT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深入分子层面,精准探测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灵敏捕捉疾病早期代谢异常,在病症尚无常规迹象时,为早诊早治赢得先机。同时,PET-CT还能发现胰腺之外是否存在转移,微小的肿瘤代谢活动都能被精准“捕捉”,且扫描范围广。数据显示,PET-CT将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微转移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至85%。

此外,PET-CT对胰腺癌分期评估与治疗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分期评估时,PETCT能精准判断肿瘤大小、形态、位置,根据代谢活性明确有无浸润、转移,准确做出分期,助力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定期进行PET-CT检查也是患者确诊治疗后随访的关键步骤,医生会根据PET-CT的结果对比,来判断患者的疾病控制与进展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高危人群要重点检查胰腺健康

基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及胰腺癌的筛查难度,我们提倡大家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注意进行胰腺的重点检查。以下人群要将胰腺检查“提上日程”,高度重视胰腺健康。

■年龄大于40岁且具有以下任意一个危险因素:大量吸烟、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后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

■新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60 岁以上,缺乏糖尿病家族史,无肥胖,并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

■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

■有胰腺癌家族史者(直系亲属中胰腺癌患者超过2 例)。

■有胰腺良性病变并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

筛查路径的“两步走”策略

第一步:提升胰腺癌筛查意识。

早期筛查对胰腺癌的防治意义非凡。PET-CT 在精准度上表现卓越,可视为胰腺癌筛查的最后防线,但它并非万能,单一使用仍有局限。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能从血液层面反映身体的潜在病变,超声检查可直观查看胰腺形态。将这些筛查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全面的综合策略,可更大程度提高胰腺癌的早期检出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第二步: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

前面提到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筛查。筛查前需空腹8~12小时,这能让血液检测结果更准确。进行PET-CT检查前,应空腹6 小时,把空腹血糖控制到小于11毫摩/ 升,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身体处于平静状态。请务必重视自身健康,积极配合专业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风险,及时干预。

与“癌王”赛跑,科学的筛查策略是赢得生命竞赛的关键。我们呼吁一般人群将胰腺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高危人群按时进行胰腺专项筛查,必要时进行PET-CT检查。

希望社会各界重视胰腺癌筛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胰腺癌的认知与筛查意识。通过早筛、早诊、早治的三级预防体系,改写胰腺癌治疗的悲观结局,让更多患者重获生命曙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