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如何安全使用阿司匹林
作者: 王小兰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和抗血小板特性的环氧化酶抑制剂,它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效果,还可以抗血小板聚集,甚至预防肿瘤。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它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在产科领域,阿司匹林也有神奇的作用:妊娠期低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或推迟子痫前期的发生。
什么是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是一类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孕妇在怀孕前血压正常,怀孕20周后出现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 140 毫米汞柱或舒张压≥ 90 毫米汞柱),同时伴有蛋白尿或母体器官功能不全等表现,如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异常,是一种妊娠期特发的高血压疾病。它可以导致母体的器官功能障碍、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等严重后果。
目前,子痫前期在全球的发病率是2%~4%,每年可导致超过50万名胎儿和新生儿死亡,以及7万多名孕产妇死亡,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子痫前期,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来降低其对母婴健康的威胁。
子痫前期是孕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孕妇应注重每次产检,进行子痫前期风险筛查和评估,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目前子痫前期的病因未明,一旦发病,及时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所以,子痫前期重在预防。临床上已经证实,妊娠期低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或推迟子痫前期的发生。
会影响胎儿健康吗
妊娠期每日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毫克/天)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增加相关的孕妇及胎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主要表现为不增加产前阴道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不增加新生儿腹裂及胎儿动脉导管闭锁的发生风险,也不会增加新生儿颅内出血或其他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哪些孕妇需要口服
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需要口服阿司匹林,具体情况要由医生判断并给出科学建议。
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 既往子痫前期病史,特别是伴有不良妊娠结局;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压;1 型或2 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子痫前期的中危因素 初产妇,肥胖(体质量指数BMI ≥ 30),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年龄≥ 35岁,既往妊娠分娩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既往不良妊娠结局(如死产、胎死宫内、胎盘早剥),妊娠间隔时间> 10 年。
存在一项及以上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预防性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具有2 项及以上子痫前期中危因素的孕妇,建议考虑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不能口服阿司匹林的情况
妊娠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禁忌证非常少。有阿司匹林过敏史(如荨麻疹)或其他水杨酸盐过敏史的患者,有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不应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
已知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有鼻息肉的孕妇,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收缩而危及生命,应避免使用。曾有阿司匹林诱导的急性支气管痉挛病史的哮喘患者,也禁用阿司匹林。
相对禁忌证包括消化道出血史、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其他原因的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出血史、严重肝功能障碍等。
什么时候开始口服阿司匹林
在妊娠12 ~ 28 周(最好是16 周之前)开始口服阿司匹林,直至孕36周。
孕妇常用剂量为75 毫克/ 次或100 毫克/ 次,每日1 次。
那么,阿司匹林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服用方法不同。
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餐前吃,它是一种在酸性胃液中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中可溶解吸收的片剂,所以,孕妇要将阿司匹林整片吞服,不要掰开或咬碎, 在餐前服用。其他剂型需要在餐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停用阿司匹林的情况
无特殊情况的话,孕妇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持续至分娩,一般到孕36 周时或预产期前5 ~ 10 日,可停用阿司匹林。
孕期如需进行有创操作,包括羊膜腔穿刺、减胎、宫内治疗等,务必停用阿司匹林一周后再进行。
如孕期规律口服阿司匹林,突然需要急诊手术怎么办?有文献报道,分娩前未停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并不会增加孕产妇或胎儿出血过多的风险。同样,单独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并不是椎管内麻醉的禁忌证,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1. 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抗炎药,与我们平时感冒吃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还有腰痛、腿痛时常吃的双氯芬酸、塞来昔布是一类药,如果两种药一起吃,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一定要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2. 用药期间,尽量避免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3. 观察有无阿司匹林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这些副作用在停药后可消失。约0.2%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观察有无红斑、皮下出血点、鼻出血等情况。
4. 一旦出现副作用,患者要立即就医,经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5. 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服药,避免漏服。偶尔漏服一次阿司匹林,对于抗血栓作用影响不大,在下一次服药时,服用常规剂量即可,不用增加剂量;如果连续漏服,就可能导致血栓风险增加;过量服用阿司匹林,还会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