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琪:步履不停,在联合国拥抱人生的无限可能
作者: 杨旭编者按:2016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与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新闻和媒体司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在该协议项下,2017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选派了10余名学生参与该司实习工作。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二十周年院庆时,在校生杨旭采访了校友李思琪,李思琪是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就读期间曾赴纽约联合国总部新闻部实习,目前就职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全球传播部。

初心:梦开始的地方
李思琪将自己进入联合国的实习经历形容为“误打误撞”。在2015年暑假的某个夜晚,李思琪无意中点进学院群发邮件中的联合国实习生招募链接,萌发了前往联合国新闻部实习的想法。在此之前,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她已有过包括新华社、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实习经验。于她而言,自己偶然发现的这个联合国实习机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传播学院给大家的探索空间还是相当大的。你可以专注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之内,为成为一名新闻记者而不断努力,你也可以尝试跨出这一领域,去民企、外企、科技公司甚至去国际组织……”李思琪感叹道。传播学院并没有限制学生的选择,相反地,它为莘莘学子延展出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鼓励下,天生敢于创新,喜欢挑战自己的李思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联合国实习申请。面试后的第三天,她被通知:“欢迎你来联合国。”
到纽约总部后,李思琪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作为DGC(Department of Global Communication,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的实习生,李思琪的工作涉及一些国际名人的采访,以及社交媒体网页的搭建与更新。在传播学院学习期间培养的采访技巧与沟通能力在实习中得到了实践与提升。李思琪说道:“大多数的采访对象都是各自领域颇有话语权的名人,我会运用之前学到的沟通技巧,在拍摄前主动去沟通、逐渐建立起信任,使整个采访过程更顺利流畅。”李思琪表示,她十分感谢传播学院在研究生课程中穿插的专业实习,正是在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她学会了融会贯通的能力,进而在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的实习中渐渐得心应手。
联合国的工作也为李思琪提出了新的挑战。联合国新媒体网站的搭建需要用到各式各样的工具,而从未接触过HTML CSS(超文本置标语言、级联样式表)的李思琪,唯有多下功夫、从头学起,抓住一切和身边前辈学习的机会,才能跟上全球传播部的工作步伐。作为世界的窗口,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的工作节奏较快、时效性较强,李思琪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比如在每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中,全球传播部需要实时记录各国领导人的发言,并根据文字记录及时形成新闻稿件。
另外,李思琪身边的同事们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因此,语言沟通也成了一个不小的障碍。她说:“每个国家的英文口音不尽相同,所以我在联合国听到的英文与平时英语听力中的标准音差距较大。”多元的文化、多元的口音固然会产生一定的交流障碍,但李思琪在慢慢适应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下那份共同的工作热情与纯粹的和平心愿。她谈道:“我开始学着设身处地思考,耐心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以及他们的言行方式。”跨越了国别与地域,李思琪与她的同事们在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慢慢拼凑出一份共同的愿景。
重逢:亦是归来
毕业一年后,李思琪选择再度回到联合国,进入全球传播部担任顾问。“真正的工作与实习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其实我是做了三年的顾问,才在2022年12月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雇员。正式工作后才发现,不是每一项事务都很有趣,有些工作需要耐心,有些工作很有挑战性。但我必须脚踏实地,怀着严谨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任务,对我的工作负责。”李思琪感叹道。
李思琪就职于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网站服务中心,该部门主要负责创建与维护联合国的官方网站,而李思琪所在的中文组主要负责中文网站的更新与维护。作为提供信息的基石与源头,联合国网站的搭建具有重要意义。在李思琪看来:“联合国的官方网站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而联合国中文网站是广大中文读者了解联合国的重要途径,因此这份工作对我个人而言也是极富价值感的。”
重新回到联合国,也意味着更深刻的成长与体悟。李思琪在与联合国的重逢中收获良多,她总结道:“工作之后我感受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我们部门,随着平台的迭代更新,我们必须学着去运用不同的网站制作工具。这也意味着,我可能经常会面临新的技术、新的问题,在不确定性到来的时候,我选择始终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学习。因为在联合国,牛人实在太多了。”终身学习,不仅是李思琪在联合国践行的职业准则,更成为她的人生信条,引导她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步履不停,充实自我。
道阻且长:坚守与展望
今年是李思琪在联合国工作的第六年,也是她离开几万公里的家乡、离开父母的第六年。李思琪深情说道:“我很感谢我的父母,能够赋予我去看一看这个世界的机会,他们对我的无限信任、支持与理解是一种格局,更是一种度量。”可以说,李思琪在这里的坚守,源自家人的温暖支持,也离不开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当今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作为联合国雇员,李思琪始终坚守联合国的立场与使命,和来自各国的同事们共同携手,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健康、尊严与平等尽一份力。


对于有志于加入联合国、有意向前往联合国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学子,李思琪希望大家能够抓住机遇,利用好学校与联合国共同搭建的合作平台,并鼓励大家“不要给自己设限”。她回忆道:“在我实习时,有位联合国的前辈告诉我,‘you got nothing to lose’(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没错,趁着年轻应该多尝试。”李思琪当初进入联合国实习就是出于探索和尝试,即使失败又何妨。李思琪鼓励学弟学妹们:“在有限的人生中,可以允许自己走走不同的路,找到自己的位置后再沉淀下来,脚踏实地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目前,联合国的实习生招募平台常年开放,李思琪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学弟学妹到联合国实习和工作,建议母校可以联动各院系,基于联合国不同部门对人才技术、素养等不同层面的需求,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设计培养方案,通过考量候选人的基础技能、软实力等多方面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组织人才的选拔与培训,为实现母校与联合国人才培养的长期合作,不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