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2025年第6期

大学生

大学生2025年第6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大学生》杂志是一本面向大学校园的综合类媒体。创刊于1988年,隶属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目录

图说 | 待破译的甲骨文

标题 在世界历史上,各大文明古国都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但这些文字都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逐渐演变为当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汉字,也成为世界古文字中硕果仅存的文字。 甲骨文,...

封面人物 | 杨弘毅:益农稻 益农道

杨弘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栽培实验室学生负责人。2024年10月,他带领“益农稻”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金奖。学农7年来,他始终相信“实践出真知”,一有机会就走...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 油脉相连 青春共答

标题 胸怀“能源报国”之志 石油,被誉为“工业血液”,在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石油资源严重短缺,当时年产量仅有十几万吨,缺油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为满足国家石油发展需要,培养...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 “信仰”先“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4月26日,“‘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2024年总结2025年工作部署会暨首都大学生理“响”轻骑兵宣讲启动仪式拉开序幕。来自首都20所高校的师生...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 什么是青年人的人民情怀?

编者按:2024年度“信仰行”——“新时代 新思想”首都大学生宣讲大赛决赛共选出一等奖3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9件。荣获一等奖的宣讲代表亮相“‘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2024年总结2025年工作部署会,讲述了新时...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标题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全国第一所残健融合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院,包括健全大学生、视力残疾大学生和听力残疾大学生三类人群。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 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作出深刻阐述,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心怀大我...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 解码新质生产力 争做智汇新青年

标题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或玩过游戏《黑神话:悟空》,它是根据《西游记》改编创作出来的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于2024年8月20日全网上线,凭借极高的制作水准及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诠释,在全球游戏市场取得了销量与口碑的双丰收。曾有...

思政“金”课 | “骨”今传承冷门绝学化身育人资源

标题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华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这是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对古都安阳的由衷赞誉。 河南省安阳市是商朝古都所在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殷商文化遗产。从“商人”“商品”称谓的起源,到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

思政“金”课 | 三代人四十年接力,数字化复活“甲骨文”

标题 1899年秋日,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病抓药时,在中药材“龙骨”上发现了奇特符号的刻痕。这位精研金石学的官员派人到北京的各大药店高价收购带字骨片进行研究,从此揭开甲骨文重见天日的序幕。这些被当作中药的“龙骨”,实则是商朝王室占卜用的甲骨。...

思政“金”课 | 穿越 3000 年的对话

标题 我的工作是用计算机破译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古文字。3000 多年前的商朝王室热衷占卜,占卜官在龟甲和牛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或者浅槽,火烤之后产生裂纹,以此判断吉凶,然后把占卜结果刻在这片龟甲或者牛骨之上。甲骨卜辞...

思政“金”课 | 甲骨传韵

标题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甲骨文的发现地。作为安阳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子,我们幸得地利,与甲骨文相逢于文明原乡。2024年暑期,我院组建“传承文化,相约甲骨”甲骨文主题实践团,通过研习、寻访...

人物志 | 奋斗正青春 青年当如是

传承西南联大教育基因,云师学子投身教育实践,用青春热血助力边疆教育发展。 标题 教育学部小学教育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金晶,曾获国家奖学金、云南省“五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称号,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

人物志 | 李思琪:步履不停,在联合国拥抱人生的无限可能

编者按:2016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与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新闻和媒体司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在该协议项下,2017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选派了10余名学生参与该司实习工作。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二十周年院庆时,在校生杨旭采访了校友李思琪,李思琪是华东...

人物志 | 杨文建:指尖雕琢“侗天福地”

标题 鼓楼飞檐下,侗家姑娘正吟唱世代相传的大歌,芦笙悠扬穿透百年时光……贵州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大四学生杨文建耗时半年,将肇兴侗寨的仁团鼓楼、侗族萨玛节的篝火、踩歌堂的剪影浓缩在22张椴木书页里,制成了一本立体书。当用指尖拨动这座“指尖上的侗寨...

雁归来 | 杨健:柠檬酸“魔法师”的科研之路

在被蝉鸣与热浪笼罩的夏季,一杯冰镇柠檬茶的清爽总能瞬间抚平燥热。而正是这种寻常水果中存在的有机酸,正在书写着现代医学的传奇。 杨健,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2016),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协会会士(2020),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21),...

雁归来 | 曾安平:不惧颠覆谱科研新篇

1978年,江西吉安的一个偏远村庄里,一位没有完整小学教育背景的年轻人,以全县屈指可数的成绩考入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这位年轻人名叫曾安平,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便充满传奇色彩。中学时期的“半工半读”经历,赋予他超乎常人的坚韧与自学能力;...

进学篇章 | 屋脊湿地的生命密码

编者按:拉鲁湿地——青藏高原的生态明珠,是红脚鹬等夏候鸟的家园。为进一步研究红脚鹬的繁殖生态和迁徙之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欣教授团队的同学们深入拉鲁湿地,从观察红脚鹬求偶、搜索隐蔽的巢址,到捕捉标记亲鸟、记录繁殖阶段状态,逐步揭开红脚鹬...

进学篇章 | 在青藏高原“追鸟”

候鸟迁徙是自然界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在纪录片《迁徙的鸟》中是这样描述的:候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归来的承诺。它们的旅程千里迢迢、充满危机,只为一个目的——生存…… 标题 可以说,候鸟的迁徙是为生命而战,每年全世界都有数以亿计的候鸟...

进学篇章 | 一起喊:“各自有光”

读研后,我进入中小学参加了一些教学实践。一年多的时间里,最触动我的,莫过于学生旺盛的生命力。 有的孩子是自由的蝴蝶,翩然且生机勃勃;有的孩子是坚韧的小草,经风吹雨打仍旧生出如火般的灵魂;有的孩子是灰色的天鹅,在嘲笑声中追打冲撞,仍不忘找寻自...

实践知道 | 调研非洲,用斯瓦希里语

编者按:2024年暑期,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的硕博研究生远赴非洲坦桑尼亚,进行海外田野研究与发展实践。他们探索依托中坦莫罗戈罗玉米大豆科技小院,在科研、产业、社会服务等方面与当地开展合作,服务当地迫切需求、传播中国发展经验。实...

实践知道 | 低调的“AID”

我带着实践任务,再次走进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机场,眼前的景象与脑海中8年前的记忆形成了鲜明对比。昔日破旧拥挤的航站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设施现代的候机大厅。队伍井然有序,入境流程规范高效,走出机场,驱车行驶在平坦顺畅的道路上,我...

实践知道 | 带“小而美”的方案去非洲

标题 2024年暑期,我随项目团队乘坐崭新的SGR铁路,穿越坦桑尼亚的广袤大地,前往莫罗戈罗省,深入探索了两个意义深远的农业发展项目——“小技术,大丰收”与“小豆子,大营养”。 农业作为坦桑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民缺乏先进的...

实践知道 | “憨兜小屋”为什么能?

如何用一间小屋,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就业,建立起与社会的有效连接?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厦门大学“憨兜小屋——乡村残疾人城乡立体就业支持模式首创者”项目勇夺金奖。随后,该团队又以姊妹项目“憨兜有为——心智障碍者精准全纳就业创...

我家校园 | 传统文化邂逅青春力量

标题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 历史文脉如何赓续传承?古老文明如何焕发新生?凭借知识生产、人才培育与文化传播...

我家校园 | 萃英山下别有“洞”天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穿越千年、跨越千里,敦煌莫高窟——这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兰州大学(简称“兰大”)秦岭堂被1:1还原。 “大美敦煌艺术空间” 一件来自千年前的礼物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仿真洞窟的诞生,是萃英山与莫高窟的约定。 标...

我家校园 | “布”期而遇,精彩由“染”而生

一布一线,色彩在染缸中碰撞,染料散发着或浓或淡的草木味,原本空白的布料摇身一变为图案奇特的设计佳作:这是植物与布料之间发生的神奇化学反应,也是独属于非遗扎染文化的奇妙之处。 标题 这样的奇观,在深圳大学(简称“深大”)“中国传统染色技艺”公...

我家校园 | 我以妙笔绘唐诗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我很喜欢的一首唐诗。有关自然、宇宙、人生、情感的哲思,以一种极其流光溢彩的语言蕴含在了这首唐诗中。我想,如果把这些内容视觉化,一定有非常大的创作空间。 于是,我绘制了36幅插画,以唐诗《春江花月夜》中描绘的江边月景与...

我家校园 | 中国非遗美学赋能产品出海

2024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分3期在广州举办。作为中外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广交会为中国品牌、中国产品向外传播提供了窗口,显示了中国“智”造的力量,更为“双向奔赴”的中外展商提供了贸易平台。 ...

我家校园 | 报告树

在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与玉古路的交叉路口,正对浙江大学(简称“浙大”)玉泉校区的校门口,伫立着一棵普普通通的雪松,它被浙大师生亲切地称为“报告树”或“BG树”。 标题 2025年1月19日,浙大发布了一则《关于玉泉校区东大门雪松更新的公告》。...

原创支持 | 让传统文化为潮玩注入灵魂

202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开设“3D数字造型”课程。在课程中,学生们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经典视觉符号元素,从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尝试运用新颖的设计语言和富有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借助三维造型语言重塑传统文化的视...

原创支持 | 是宣泄室,也是时光机

最近半年,不追星、看似喜静的我总共看了7场演唱会,是个名副其实的演唱会发烧友。如果问我为什么会看这么多场?我得卖个关子:我看的是演唱会,但也不全是演唱会。 宣泄室 “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我用余光瞟过身旁,到处是快速...

原创支持 | 我在南大上“魔鬼减脂课”

编者按:2025年是“全民体重管理年”,各地高校都掀起一股运动风潮。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启发心灵。在以下这几组镜头中,不管是从燃脂运动中探索身心边界、在赛艇运动中获得“人艇水合一”的系统思维、还是在长跑训练里对“科学自律”进行学术迁移...

原创支持 | 从赛艇到精准医学

对许多人来说,赛艇或许是一项小众运动,但在我读研的3年里,我见证并参与了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赛艇队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同时,也感受着赛艇运动带给我的改变。 标题 加入赛艇队 2022年秋季,我踏入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简称“清华深研院”)的校...

原创支持 | 一个跑步搭子的视角

跑步需要理由吗?一时兴起或许不算个好理由。据我所见,能坚持跑步的人,一定至少有一个好的理由。2023年底,我在机缘巧合下参加了学生跑团的活动,有幸跟着几位并非体育特长录取、通过课余时间自我训练达标国家二级运动员甚至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学生一起学...

原创支持 | 踏遍贺兰山阙

你可曾听过平汝铁路这个名字?贺兰山深处的它,将所有的风景都藏在了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但是,如果你诚心想要踏入这贺兰山间,探索这条因乌金而生的铁路,亦有一趟火车,可以带着你在一天里进出保卫着贺兰山阙的那扇神奇大门,那就买上一张从银川到汝箕沟的...

原创支持 | 为人民设计 与城市共生

4月25日,2025北京服装学院本科毕业展在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幕。此次毕业展是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的“首秀”,这场以“时尚点亮城市,艺术赋能生活”为主题的盛事,多维展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艺术与科技纵深融合、时尚与生活双向奔赴的文化魅力...

原创支持 | 妞妞的存在

标题 妞妞今年13岁,是一条小狗。 早晨醒来,我看到妈妈发的消息,说妞妞昨天夜里走了。妈妈清早起来叫它的名字,见它没反应,再去摸时,发现身体已经僵了。 妞妞的告别仪式 妞妞来我们家时还是一只小奶狗,当时我正要去外省上大学,我们希望找一只狗来...

赋能策论 | 在恋爱中重塑你我

标题 9月的梧桐叶簌簌落在图书馆前的石阶上时,小李和小章的故事悄然开始。他俩都是校辩论队的成员——小李是外语专业的姑娘,长发绾成马尾,发言时引经据典的模样像极了古卷里走出的才女;小章是计算机专业的大二男生,眉目清朗如初春的晨光,辩论时逻辑缜...

赋能策论 | 我们在爱中遇见自己

标题 小雨静静坐在图书馆的一隅,指尖来回翻动着聊天记录。那个曾说要用“二进制代码”破译女孩心思的工科男,此刻却“已读不回”。 在,不在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小雨疲惫的脸上,文档里是一段写了又删、删了又写的文字:“小舟,今天是我们认识的第600天...

赋能策论 | 是“转专业”,不是“转圈圈”

高三那年暑假,小琪和同学们一起,挤在人群中向各大高校的咨询老师询问着志愿填报事项。家人打听到,计算机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毕业后的收入水平也很高,于是她下定决心要读计算机专业。 退学回家? 这是小琪第二年参加高考了,她发挥得并不太好,本应...

赋能策论 | “希望自己有资格定义成功”

编者按:和接受普通教育相比,接受职业教育是成才的“不同路径”。职业教育把学生推向工厂车间、办公现场、系统平台、产业第一线……不仅为就业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技能人才,还为个人提供了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多样化选择。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职业院校...

赋能策论 | 学会翻译“职业语言”

林坐在我的办公桌前,眼神里有点迷茫。她手中拿着一份简历,纸张边缘已微微卷曲了。她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成绩中规中矩,参加过直播实训、做过兼职撰稿,在我印象中,这是个认真踏实的女生。 “老师,我是不是不够好?” “我已经海投了30...

赋能策论 | 追着风跑

当我还是个中学生时,当周围的其他女孩开始谈论化妆品和偶像剧时,我却对汽车发动机的轰鸣与车型设计的细节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我家有一辆用来运货的面包车,帮父母干活时,我注意到面包车在空车和载货后,发动机的轰鸣声会出现明显不同。比如空车时,发动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