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兜小屋”为什么能?

作者: 钟润荷 黎岱林

如何用一间小屋,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就业,建立起与社会的有效连接?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厦门大学“憨兜小屋——乡村残疾人城乡立体就业支持模式首创者”项目勇夺金奖。随后,该团队又以姊妹项目“憨兜有为——心智障碍者精准全纳就业创业模式首创者”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再获金奖。

“憨兜小屋”为什么能?0
标题

如今,58个憨兜小屋在山东、福建、河南、新疆等地扎根,其中,137个服务点在城市乡村的广袤沃土上“生长”,支持超600个家庭实现增收,帮助1430名大龄心智障碍者就业创业。

兜住残疾人的未来

“‘憨’可以拆分成‘敢’和‘心’两个字,‘憨兜’就是用一颗勇敢的心,兜住残疾人的未来。” 这是“憨兜小屋”项目名称的由来。

憨兜小屋项目,针对乡村残疾人就业难的现实问题,以一间小屋为帮扶基点,构建起涵盖“入园评估至上岗就业”的两年期全流程服务体系,并形成了“打基础”“训就业”“稳岗位”三段式的精准培养模式,旨在为残疾人提供生活支撑与融入社会的桥梁。

厦门大学2023级社会学博士房欣杨是项目的首创者,他曾参与大量服务心智障碍者的志愿活动。在此期间,他不断思考如何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习得生存技能,享有尊严,过上更优质的生活。

憨兜小屋项目的雏形,就在这期间慢慢萌芽、发展。

经过多次深入的乡村调研,团队越发坚定他们的初衷:“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人,而不仅仅局限在城市地区。”于是,他们决定扩大项目的服务范围,从城市走向乡村,并且将帮扶的地域逐步从山东扩展至福建、河南、新疆等地。

憨兜小屋的项目要落地,最困难的一步,是如何让小屋进村。

为了获得当地村干部的支持,取得村民们的信任,团队实实在在地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村落。“我们的小屋必须立足当地实际,让其更贴合本地人的需求。”项目代表、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詹应勇说。比如,从内陆来到沿海省份,憨兜小屋帮扶的就业方向,就得从传统的农业产品转向海鲜等生鲜市场。团队还通过社区直播带货,帮助销售小屋产品。因地制宜,是团队融入当地的一大“法宝”。

“我们希望可以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地为乡村残疾人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詹应勇说。

将知识投入创新中

在乡村,许多残疾人长期面临着就业难和融入社会难的双重困境,而憨兜小屋的出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走出困境的大门。

张硕就是受益者之一。因幼时高烧导致脑瘫,他落下了终身残疾。记账、收银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张硕来说却并不轻松。来到憨兜小屋后,张硕从收银员做起,不断学习,如今已经成为憨兜小屋爱心超市的店长。

这个爱心超市销售的农产品,不仅畅销于邻近村落,还能直通大城市的大型超市,从而有效提高了这些特殊“店长”“店员”的收入水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此外,小屋引入的特殊教育系统,内容涵盖职业技能、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将在线课程与面授相结合。“我在这儿学到了很多基础性知识,还学会了使用电脑。”张硕说。

“憨兜小屋”为什么能?1
标题
“憨兜小屋”为什么能?2
标题

除了收银之外,在辅助性就业方面,憨兜小屋还提供盲人按摩、洗车等15种就业路径。每个人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就业路径。此外,对于肢体残疾或是心智障碍的人士,小屋内的训练康复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恢复身体机能的便利,以此帮助他们无障碍地过好日常生活。

项目实施期间,团队发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残疾人帮扶项目,不能只是简单地将他们送到就业单位。这样做,既缺乏前期的培养,也没有后续持续跟踪帮扶,往往是“虎头蛇尾”。针对这个问题,憨兜小屋项目系统性地为乡村残疾人打造了一个可以提供全面支持的社区模型,创造性地将助残服务拓展至残疾人需要的全过程。

詹应勇说:“作为服务方,我们不仅会对残疾人进行就业前的专业技能培训,也会持续跟踪他们就业后的情况,给予残疾人长期稳定的帮扶。”

憨兜小屋不仅关注残疾人个体的成长,更致力于其整个家庭的帮扶,通过“个体+家庭”的双重支持模式,为他们拓宽发展道路。

项目团队曾经成功帮扶过一个全残家庭。此前,这个家庭完全依靠务农为生,年收入仅有4800元,生活举步维艰。对此,团队设计了一整套帮扶计划:从入园评估开始,历经康养疗愈、能力建设、家庭帮扶、职业定制和职业养成六个阶段,这个家庭得到了在憨兜洗车房的工作机会。不仅如此,团队还进一步为这个家庭筹集了启动资金,提供技术引导,支持他们自主创业,开设起自己的洗车房。2023年,这个家庭的年收入已达13万元,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见到过许多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残疾人,这更让我们意识到,帮扶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扶志。”为此,憨兜小屋精心构建了涵盖心理辅导、家庭扶持、医疗服务、辅助就业等方面的七大核心服务及五层精准保障体系,通过多学科协作的视角,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旨在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程度。

更好地帮助残疾人勇敢生活

“我们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无论是校赛、省赛还是国赛,我们把每一场比赛都当作总决赛来准备。”团队负责人房欣杨说,参加各类赛事,也是团队扩大项目影响力的一个方式。

从山东发起,落脚于八闽大地,继而向全国发展,憨兜小屋项目团队坚持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获得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后,团队没有停下发展步伐。仅仅3天后,房欣杨就代表团队赶往山东青岛即墨区,与当地签署项目落地协议,计划建设8所憨兜小屋。

“未来,我们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憨兜小屋的模式。” 团队计划4年内把憨兜小屋模式向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区域铺开,打造1500个小屋,形成全国性的帮扶网络。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资金必不可少。在经历过短暂的资金危机后,团队意识到,单凭自身所依托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成立一家基金会,链接更多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大龄心智障碍者就业创业。”

责任编辑:丁莉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