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邂逅青春力量
作者: 丁莉莎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
历史文脉如何赓续传承?古老文明如何焕发新生?凭借知识生产、人才培育与文化传播的功能优势,高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场域。兰州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在校园内1:1复刻莫高窟第285窟,让敦煌壁画从大漠深处“走”进课堂,成为可触摸、可对话的“活态教材”;在深圳大学的“中国传统染色技艺”课堂上,学生们于蓝白方寸间,让千年技艺“活”成了当代生活美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走进高校课堂,成为备受青年学生追捧、喜爱的“宝藏”课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叫座”又“叫好”,见证了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的双向奔赴。高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既能有效满足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能帮助青年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下修身养性、成长成才。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大学校园里找到了新一代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添了动力及活力。
这场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的“破圈”相遇,正在重构高校育人坐标,也激活了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
责任编辑:丁莉莎
上一篇:
“憨兜小屋”为什么能?
下一篇:
萃英山下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