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跑步搭子的视角

作者: 王政

跑步需要理由吗?一时兴起或许不算个好理由。据我所见,能坚持跑步的人,一定至少有一个好的理由。2023年底,我在机缘巧合下参加了学生跑团的活动,有幸跟着几位并非体育特长录取、通过课余时间自我训练达标国家二级运动员甚至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学生一起学习跑步。从一个跑步搭子的视角,我近距离观察并体悟了他们跑步的初衷。

Z教

我在跑团里最先认识的是Z教。Z教是硕士生,很瘦,看体型和胖子真的没有一点关系,但他告诉我自己开始跑步的理由很简单:为了减肥。可我至今从没看到Z教曾经肥胖时的照片,但每次和他一起训练时,我发现他对待跑步的态度非常严肃。比如说好今天是1000米/5分钟的配速慢跑,我如果超速了,Z教就会提醒;如果我继续超速,他就不跟了,建议我按自己的节奏跑。

Z教后来告诉我,他近乎工匠般严谨地对待跑步是有原因的。他一开始跑步时,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每天玩命似的用最快的配速跑最长的距离,企图消耗更多的能量达到减肥的目的,结果不久就受伤了。这些年,他因为一开始并不科学的训练,受过大大小小的伤不下10次,现在久病成医,才明白过犹不及,才学会有节制的奔跑。

Z教在跑团里不是跑得最快的,但他是队长,同学们都服他。我想他现在仍然坚持跑步,早已不仅仅是减肥那么简单了,那是他对待伤病、对待生活的方式:受伤了,吸取经验教训;伤好了,继续健康乐跑。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纵然有万千挫折,我们都要grin and bear it,不轻言放弃,学会微笑面对。

D君

Z教把我介绍给当时正在读大一、和我来自同一所高中的D君。D君183公分的个头,短跑颇具天赋,400米53秒出头的样子。当时他想转换赛道,练习长跑,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对于中断长跑多年的我来说,从半马过渡到全马,是个不错的选择。

D君向我介绍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跑前热身、跑后拉伸,间歇跑、节奏跑、法特莱克跑等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合练“亚索800”,即800米为一组,在限定时长内跑完,同等时长组间休息后,开始下一组,重复完成8-10组。D君有很强的团队意识,会跑在前面给我破风,在关键组我出现掉速或者跑不动的情况下,教会我调整,并鼓励我坚持完成训练。

就这样,D君带着我训练了2个月左右。在学校的元旦环校半程马拉松赛上,D君报名作为配速员完成了他的半马比赛。寒假之后,D君因为要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的短跑项目,随着普通生田径队一起备赛,无暇和我一起长跑了。等到结束省赛再联系时,D君告诉我因为沉迷跑步耽误了学习,按目前的绩点已经无法在原专业保研了,而且自己并不喜欢目前的专业,感到迷茫,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

在我看来,D君想转专业,和他从短跑转向长跑、从场地转向路跑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勇于跨出舒适区的自我探索。这种探索,可能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实现华丽而彻底的转身,但是尝试多种可能性在生命体验的多元维度上,终究是有益的。我告诉D君,首先,你对跑步的坚持不是一种沉迷,是有益的探索,转专业也是一样,我会鼓励你在感兴趣的学科通过自学等方式继续探索,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思考如何结合原专业的优势在考研阶段实现转向;如果权衡之后无法做出选择,那没有关系,像坚持跑步一样坚持做好学习上的事情,勇于探索的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学术道路。

C姐

在暂别Z君期间,C姐邀请我做她的陪练。C姐也在备战省中学生运动会,和Z君不同,她要参加中长距离项目。C姐是学校跑圈的女一号,曾获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800米和1500米亚军,也是跑团里唯一曾在初中阶段接受过半专业训练的非体育特长生。这个说法可能令人费解,简单说,C姐不是通过体育特招进校的,而是靠高考裸分考进校的普通生。

一个跑步搭子的视角0
标题

C姐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二的6年多、2200多天里,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跑步,下雨天就跑楼梯,训练可谓十分刻苦。C姐中学时的巅峰,我自然是无法企及,但毕竟我有性别优势,和C姐一起训练,倒也棋逢对手。令我诧异的是,C姐在备赛中显得极为自律和奋进,具体表现在制订详细丰富的训练计划,包括普通跑者较为欠缺的力量训练,并不打折扣地执行。

我忍不住问她,你都已经是全国亚军了,何必如此刻苦?C姐告诉我,她是冲着破纪录而去的,当年她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操场在翻修,耽误了训练,由于学业成绩也很不错,她始终无法下定决心走体育的道路,高三时惜败北京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单招考试,成为一个遗憾。

如果说D君坚持跑步是为了自我探索多元的可能性,C姐坚持跑步的理由或许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和解:如果当年不是将跑步作为爱好,而是在跑步的专业道路上一路狂飙,会不会获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没有如果,我们或许也做不到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那样的全才,在看清无法作出“既要,又要,还要”的全勾选后,“一专多能”或许是最理性的选择。“跑步无法成为我生命的全部,但我愿倾尽此刻全部的热爱奋力奔跑。”这是我给C姐备赛的注脚,结局也如C姐的赛后感言“田径项目是最诚实的,你投入了多少的努力,你的身体就会等量地反馈给你”——C姐创造了新的省赛女子甲组800米新纪录。

在坚持跑步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有些理由很直接,比如想减肥,想要跑一次马拉松;有些则比较深层,可能跑者本人也没有意识到。在坚持跑步的过程中,坚持的理由可能始终如一,也可能会随着生活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一直奔跑,坚持下去,让跑步融入生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会有新的收获。在奔跑中感受生命的律动,感悟思想的变化,这本身就是跑步的意义。

责任编辑:刁雅琴

上一篇: 从赛艇到精准医学
下一篇: 踏遍贺兰山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