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2025年第4期

大学生

大学生2025年第4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大学生》杂志是一本面向大学校园的综合类媒体。创刊于1988年,隶属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目录

封面人物 | 陈奕超:“国创”金奖项目主理人

2024年,北京交通大学(简称“北交大”)智巡天眼——铁路无人值守智能巡检无人机系统领航者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简称“国创大赛”)全国总决赛高校主赛道金奖。 该项目突破了无人机巡检图像样本库标注、无人机巡检图像存储管理、图像高精...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锦绣梨园传新韵一曲戏腔动人心

2020年10月23日,深秋的北京,枫叶正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万泉寺400号的中国戏曲学院(简称“国戏”)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喜庆氛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戏老中青少四代师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对传承发展好戏...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 | 青春加持,最美园区更美

2024年的“‘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园区行”活动包括“最美园区体验行”“导师助教进园区”“我为园区献一策”三项内容。23所在京高校的师生通过不同方式“进驻”10家各具特色的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师生们在感受新时代首都文化...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 | 老牛奶厂里的“第一课”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E9区创新工场,今天我带大家实地感受老牛奶厂房如何变成文化科技园区。”2024年9月12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近40名本科新生和1位带队老师,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地区的E9区创新工场(以下简称“E9区”)...

思政“金”课 | 空天报国 敢想敢为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持续探索用好课堂主渠道,将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上好“空天报国”大思政课,培养学生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思政课讲出专业情 走进北航校史馆,雕塑墙上“空天报国”4个大...

思政“金”课 | 走向空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付丽莎副教授曾多次走上央视《百家讲坛》等节目讲述中国航天精神。在付老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简称“德法课”)上,同学们不仅能发“弹幕”、参与小调查,还能采访“大先生”、写人物传记她是“00后...

思政“金”课 | 成为托起浪头的风

2024年暑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乘九御风实践队,由适航、航空等专业36名师生组成。他们深入“北上广深”开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调研,以青年视角解码中国低空经济崛起的密码。 给风筝系线 我的高中坐落在长春市龙...

思政“金”课 | 戈壁滩上的守望者

自2017年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空天报国北航人”栏目。8年来,多名校园记者走出校园,前往科研院所、实验室、火箭发射基地和企业他们创作了近60篇报道,深入挖掘一个个可亲可敬的北航校友将青春融进祖国的蓝天,用行动诠释以‘...

师之大者 | 杨海波:为民办教育立法筑基 为超常人才开辟新路

民办教育法治化拓荒之路 1986年,杨海波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到任后,杨海波组织召开了全国民办教育工作座谈会。他认为,国家光搞“一条腿”还是不行,必须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两条腿走路”。 1996年,在时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海波...

师之大者 | 常沙娜:我的“十大建筑”设计实践

20世纪50年代,常沙娜参与了首都“十大建筑”的装饰设计工作,如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顶装饰、民族文化宫金色大门装饰,至今仍是经典之作。历经岁月洗礼,这些建筑依然屹立于北京城的核心区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成为标志性符号。 1958年12月,...

人物志 | 允公于心 如此“能”为

2024年11月,南开大学“2024年学生年度人物”重磅揭晓。10名南开学子(含团队)脱颖而出。从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从国际赛场的文化对话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一线,南开学子以多元姿态回应时代命题,诠释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深...

人物志 | 用科技守护黔地青山

涂汉,贵州大学2023级博士生,场地环境修复高级工程师、清洁生产审核师,现任贵州星硕铭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2023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

雁归来 | 金耀初:初之心

金耀初,江苏吴江人,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曾任芬兰科学院与芬兰国家创新局芬兰杰出教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洪堡人工智能教席教授。现已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人工智能讲席教授 欧洲科学院院士、洪堡...

雁归来 | 来国龙:从西方讲台到西湖课堂

来国龙,出生于浙江杭州(萧山),2004年加入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终身教职)。2023年,他全职加入西湖大学 2023年,西湖大学校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邀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的长聘副教授来国龙加入。于是,2...

进学篇章 | 古建新生

说起我们北京建筑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最具特色的课程,必定非“建筑复原设计”莫属!这门课由齐莹、朱宇华老师讲授,大二时,我就曾在B站围观过他们指导2020级学长学姐对南宋界画进行复原的成果。当时,他们以南宋李嵩的《水殿招凉图》《仙筹增庆图》...

进学篇章 | 数字美育伴“鱼”游

编者按: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小鱼在乎——齐白石的生趣世界”特别展,于 2024年12月至 2025年4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这是“全球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的成果落地项目,也是为纪念齐白石诞辰 160周年推出的一个颇具趣味的...

进学篇章 | “小鱼”一跃荡涟漪

《小鱼在乎》的策展灵感最初来源于齐白石那句简短却充满哲理的话——“归梦看池鱼,鱼即我也。”谈到齐白石,大家多是看他的虾或写生,但其实鱼也是他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承载了他对个人境遇、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鱼,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回避的...

进学篇章 | 游鱼入画

当得知我们的策展方案《小鱼在乎》获得第三届全球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特等奖时,我和团队成员相拥而泣。3个月里数十次的深夜讨论,无数次推翻重来的方案,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更令人兴奋的是,北京画院与中央美术学院决定将这个“纸上计划”落地为真实展览。...

进学篇章 | 在实践之海呼吸的第一口氧气

刚刚得知我们的方案成功入围时,手机屏幕里“策展人”三个字仿佛在微微跳跃——大二学生的策展,会不会只是纸上谈兵的稚嫩游戏?课上学过的“空间叙事”“观众心理学”理论,在真正面对展厅的白盒子空间时集体失语 当艺术家本人已成为历史文本,这次的策展如...

实践知道 | 疫苗不能乱收费对不对?

编者按:“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由上海市司法局指导,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律师协会主办,是一项面向全国法学生的法律公益活动。该大赛以创意诉讼比赛的形式鼓励法律学子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热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与法律实践,通过私益诉讼捍卫公众利...

实践知道 | “粉红税”迷雾

什么是“粉红税”?简单来说,就是购买相同的商品或服务时,女性往往要比男性花更多的钱,而且一般女性用品都是以粉色标志为主,因此就把当中的差额叫作“粉红税”。与“粉红税”照面 2023年初,小张在某网络购物平台某品牌旗舰店以149元的价格购买了...

我家校园 | 搞戏

编者按:校园戏剧如同一颗细腻的文学种子,将艺术实践悄悄扎根于校园,让同学们在光影交错间汲取精神力量、找寻思想共鸣、看清自我与世界、审视当下与未来。有电流穿过 不知是不是北大剧社的同学特有的习惯,每次我问这些参加演戏、排戏、导戏的同学在做什么...

我家校园 | 爱上戏剧

2024年5月26日,随着最后一部戏的结束,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第二届新生戏剧节“奋进·先声”圆满落幕。4部实景沉浸式小戏,12部“大先生”戏剧展演,从编剧、导演再到演员,都是和我一样的大一学生。舞台上场灯亮起,作为学生编...

我家校园 | 成为即兴喜剧人后

如何平衡爱好与学术研究?对于这个困扰着许多高校学生的问题,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系的硕士边际(化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23年春天,即将升入研二的边际(化名)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在升学与找工作之间难以抉择。南大社工硕士学制只有2年,留给他权衡的时...

我家校园 | 医学院的校徽上为什么有蛇?

2025年,农历乙巳年,又是一年“蛇”来到。提到蛇,你首先想到的是伊甸园里诱惑夏娃的魔鬼化身,还是《哈利·波特》中盛产反派的“蛇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蛇难免有“狡猾”“可怕”的刻板印象,但在医学界,蛇可是不折不扣的超级英雄。许...

我家校园 | “我心归处是敦煌”

2024年12月20日下午,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厦门大学(简称“厦大”)带来一场主题为“丝绸之路与敦煌莫高窟”的讲座。这也是厦大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推出的“中国式审美”系列活动之一。当86岁高龄的樊锦诗在高研院院长易...

我家校园 | 千年寻诗意 一梦回敦煌

2024年9月15日晚8时,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的灯光渐渐变暗,原创音乐剧《敦煌·星》正式拉开帷幕。 全剧从主人公周泽雨唱段《眼睛不够用了》展开,周泽雨静静地站在石窟壁画前,目光紧紧锁住眼前盛景,一遍遍摩挲着壁画粗糙...

我家校园 | 当流量漫过书架,书店的文化灯塔还能亮多久?

编者按:实体书店不仅是重要的商业业态和消费空间,更是公众投射社会公共想象的精神文化空间。书店的文化向度,恰好能够融合商业与文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进入快节奏之中,慢阅读的时光日益被挤压,网络阅读与网络视频的蓬勃发展更是不断压缩...

我家校园 | 中大书单里的时光与远方

编者按:万物复苏,春日暖阳中,第29个“世界读书日”将至。在书中,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与未来相遇,用阅读了解世界,用阅读遇见自己,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一定可以。 中山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

我家校园 | 在燕园追寻神秘的棕腹啄木鸟

绝大多数啄木鸟种类属于留鸟,它们超强的掘树觅食与建巢能力,使其能够常年生活在同一区域。仅有少数啄木鸟种类会作季节性迁徙,它们大多食性较为单一,且所需食物供应与季节密切相关,为了应对冬季的恶劣天气与食物短缺,它们需要长距离迁徙。棕腹啄木鸟是北...

原创支持 | 魔童破圈:解码《哪吒2》的传播裂变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无疑是焦点之作。各大影院场场爆满,座无虚席,掀起了一股“全民看哪吒”的热潮。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3月13日10时,《哪吒2》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已达149.5亿元。 《哪吒2》的成...

原创支持 | 魔镜魔镜,谁最美?

《哪吒之魔童闹海》横空出世,精妙的特效、丰满的人物形象令人大饱眼福。可最让我“上头”的,是一个叽叽喳喳的、仅仅出场几分钟的配角——石矶娘娘,她以“反容貌焦虑”和极高的自我认同感成为我在2025年开年最爱的荧幕角色。能写完作业的人最美 高考结...

原创支持 | 一次大升级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作团队中有多位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为此,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采访了这些曾经的中传学子,请他们聊聊自己眼中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问:《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备受关注的国产动画续作,在分镜设计上,与第一部相比,有哪...

赋能策论 | 接纳情绪,聚焦问题解决

2019年,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自然》)面向多个国家的研究生群体开展了一项调研,发现有30%以上的研究生会因为学业不顺利而产生抑郁情绪。在给学生做学业咨询时,我也发现不少同学由于繁重的科研任务、偏离预期的实验结果、未来发展的不确定...

赋能策论 | 我的大学选择密码

由于高考志愿填报出了一些问题,一直志向学理工科的我竟意外进入北航的文科专业。大一的大类培养教育中有大量文化通识类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悬殊的比例让我对自己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十分迷茫。看着课表上的“中国文明文化史”“西方经典研读”等文...

赋能策论 | 精耕种,还是广撒网?

“老师,为啥我投了这么多简历,一点消息都没有呀?” 不得不面对的真相 春招季,作为一名毕业班辅导员,我被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的确,当同学一次次满怀期待地投递简历,却接不到面试通知,哪怕连一封拒信都没有,确实挺打击人的。一两次还好,接连数...

赋能策论 |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前几日,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小丽给我发来消息:“老师,我要结婚啦!婚期定在明年3月份,您若有时间,一定要来参加啊!”看着这条充满喜悦的信息,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多年前与她相处的时光。 彼时的我是一名带着252名新生的辅导员。国庆节前夕,小丽来办...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