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琼:伟大源于平凡,奋斗成就“最美”
作者: 疆声自2003年踏入护理岗位,陈晓琼先后在医院的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等多个科室历练,常年与患者打交道,磨炼了她的意志、锻炼了她的品格,更培养了她甘于奉献的精神。20多年来,她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为重点,以质量为追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她先后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但是在她心中,“陈护士长”——这声寄托患者信赖的呼唤,是对她无上的褒奖。
关爱患者,技术过硬
双眼皮、大眼睛、柳叶眉……见到哈密市中心医院康复疼痛科护士长陈晓琼,你会发现口罩遮掩不住她美丽的脸庞。接触久了,她与患者对话时温柔的态度、关爱的神情和自身散发出的坚韧气质更让人钦佩。
她用时间诠释信念,用技术服务患者。患者对她的评价是:“她的专业技术好,人更好!”
长期以来,陈晓琼负责照顾的患者都是病情最重、年龄最长、救治最难的。一次,一位70多岁的脑出血患者突然咳血不止、呼吸困难。听到呼叫铃,陈晓琼就从座位上冲到老人的病床前。老人面无血色,双手紧紧地抠着自己的喉咙。见此情形,家属都慌了神,露出惊恐的表情,用求助的眼神看着陈晓琼。结合多年经验,陈晓琼判断老人喘不上气的原因应该是黏稠痰液阻塞气管。此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帮助老人吸痰。
她一边柔声安慰着老人:“没事的,马上就好了!”一边熟练地用设备给老人吸痰,配合医生展开抢救。很快,老人就恢复了平静,度过了危机。
她每天带领着护理团队穿梭于各个病房,为有意识障碍的重症患者翻身拍背、擦澡抹身、协助排痰、进行鼻饲、清除口腔异味,与恢复期的患者沟通交流,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训练吞咽功能等,同时,还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
关系使命,勇担重任
陈晓琼从一位懵懂的年轻护士逐渐成长为一名讲大局、敢担当、肯奉献的护理管理者。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她主动请缨,担任哈密市中心医院核酸采集小分队队长,并肩负起哈密市卫健系统援乌抗疫总领队的重任。
2020年8月,陈晓琼临危受命,作为“先锋官”带领哈密市卫生系统70名医护骨干前去支援乌鲁木齐抗疫工作。启程仪式上,她代表队员们宣誓:“身为共产党员,身为医护人员,疫情防控我们责无旁贷,我将义无反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负众望,坚决完成支援任务!”



那段时间,她作为团队负责人,各项工作都冲在最前面。她和同事们在高达40摄氏度的酷暑天气里,用责任和汗水诠释着白衣战士的担当和坚守。脱下防护服,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脸颊两侧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耳朵被勒得生疼。白天,陈晓琼和同事们辗转奔波在一线抗“疫”战场;夜晚,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不仅要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还要继续协调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同事们钦佩地说,艰难时刻,陈晓琼用自己的担当温暖着每一个人。
关注事业,无私奉献
走上管理岗位后,陈晓琼成了年轻护士们学习的榜样。她是一位好领导,外柔内刚,对科室的护士姐妹,她给予鼓励和叮咛;对来实习的学生们,她给予提醒和嘱咐;对科室医生,她给予协助和配合。
陈晓琼说:“我获得的每个荣誉,都离不开前辈和同事的帮助。感谢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和前辈。当我还是一名普通护士的时候,是护士长手把手教我分析心电图;第一次面对截瘫患者时,也是护士长亲自给我示范如何使用翻身枕预防压疮;在护理部组织的技能大赛中,还是护士长让我突破了自我,实现快速成长。我希望能将前辈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传承下去。”
“这些年来,刚入职时李静老师说的一句话经常在我的耳畔响起。她说,护理工作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希望我们能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温暖患者、温暖身边每一个人。护士的工作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翻身拍背的体贴、吸痰导尿的耐心、深夜查房的细致,但正是这些琐碎托举起生命的希望。这份工作让我明白,真正的伟大往往藏在最平凡的坚守里。今后,我将继续坚守信仰,将这种服务患者的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做一位有温度的护士,温暖患者,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责编/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