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推出“家庭日”,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作者: 鲁茜茜

智慧父母推出“家庭日”,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0
廖飞、高怡俊一家和邻居们

2025年1月25日,是高怡俊家庭每周一次的“家庭日”。这天,全家齐动手包饺子迎新年。丈夫廖飞剁肉馅,高怡俊包饺子,一双儿女子熙和蓁蓁拿着小勺子帮忙放肉馅。欢声笑语中,烦琐的家务变得异常有趣。

作为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高怡俊夫妻通过“家庭日”活动,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引领更多家庭走向幸福。

用心陪伴,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高怡俊和廖飞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同学,毕业后落户上海。高怡俊在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运营副总裁,廖飞在经纬建筑规划设计院工作。

2014年12月,儿子子熙出生。小时候的子熙精力充沛,不喜欢睡觉,夫妻俩便决定将每周六作为“家庭日”,陪伴孩子外出游玩。他们去公园散步、去广场遛弯、去湖边野餐……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孩子的童年充满乐趣。

2017年10月,女儿蓁蓁出生。夫妻俩商量后决定坚持每周的“家庭日”,让两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024年子熙生日这天,为给儿子制造惊喜,高怡俊精心准备了一个爆炸盒作为生日礼物。子熙一层层打开盒子,看到各种小礼物,眼睛瞬间亮得像缀满星星。

看见哥哥收到礼物,妹妹蓁蓁有些失落。细心的高怡俊早有准备,拿出一个同样的盒子递给蓁蓁,“这是给你的新年礼物!”蓁蓁开心地蹦了起来。高怡俊深知孩子们看重的是父母对他们的关爱,而非礼物本身。

在陪伴孩子方面,廖飞也毫不逊色。无论多忙,每到“家庭日”,他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暑假期间,夫妻俩带孩子们参加上海市举办的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廖飞让他们观察数控机床是如何打磨“宝葫芦”的,并耐心地回答孩子们的提问,“那是金属之间摩擦产生的声音。”“想做什么形状都可以,这些机器都是被人控制的。”虽然孩子们现在还不太懂其中的原理,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已被激发。

“陪伴孩子不是简单地陪着,而是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哪怕是和孩子一起行走,高怡俊也觉得非常有意义。有一次“家庭日”,夫妻俩带孩子参加妇联组织的大学路行走活动。子熙觉得行走既劳累又浪费时间,高怡俊告诉他:“行走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认识更多的小伙伴。”蓁蓁则像个“社牛”,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听到老师在讲解建筑的故事,她便挤到最前面听得津津有味。当老师提问时,蓁蓁举手抢答,赢得一片掌声。廖飞鼓励儿子:“你看妹妹多勇敢,你也举手啊!”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当老师又问“黄浦江在什么位置”时,子熙第一个举起了手。

陪伴孩子,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2019年,夫妻俩在崇明郊区买了一栋带小院的房子,“家庭日”常在这里度过,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田园生活。

“爸爸,这是什么虫子?”子熙拿着铲子挖土,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虫子时惊呼道。廖飞拿起铲子刚要铲下去,蓁蓁跑了过来,说:“让我看看!”她边用小木棍拨弄虫子,边念叨:“它比毛毛虫还肥呢!”高怡俊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把虫子当成了宠物,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夫妻俩愿意带他们一起探索。

“妈妈,这是什么草?”蓁蓁发现一根奇特的草。高怡俊回答:“妈妈也不认识,让我们一起查查它叫什么名字吧。”她用手机查寻后得知这株草名叫“香附子”,还顺便给女儿普及知识:“虽然它是草,但它的茎块可以入药。”过了一段时间,女儿还能准确认出这种草。

“我们从来没有刻意教孩子什么知识,而是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好奇心,自己去探索。”高怡俊觉得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高怡俊在公司兼任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妇联主席。因有二胎经验,她乐于向正在备孕或怀孕的同事分享育儿和采购婴幼儿用品的经验,还组建了公司内部家长群,大家一起探讨科学育儿方法,分享家庭闲置物品。公司有一个小仓库放着小推车、安全座椅、玩具等儿童用品,同事们各取所需,既节约了开支,又增进了感情。

她把妇联推荐的亲子活动引进公司,有孩子的同事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小朋友自由组合,很快就相互熟悉了。原来不认识的同事,通过孩子也渐渐熟络起来,亲子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更促进了同事之间的交流互动。

寒暑假时,公司允许带孩子来。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大人安心工作,一举两得。

助人利他,收获更多友谊和欢乐

因为孩子,夫妻俩和同事、邻居都相处得很愉快,谁有困难他们都会帮忙。

2021年,高怡俊成为杨浦区的“邻家妈妈”,与监护缺失儿童结对。她结对的男孩叫明明,比儿子子熙大一岁。高怡俊每月都会邀请明明参加“家庭日”活动。明明患有轻微脑瘫,平衡能力差,不方便骑车。在滨江骑行时,为了不让明明孤单,子熙和蓁蓁便轮换着陪他玩。“明明哥哥,你给我讲一下这个故事吧?”机灵的蓁蓁总能让明明找到自我价值。“妈妈,这支点读笔送给明明哥哥吧!”子熙有好东西时常想到明明。在弟弟妹妹的陪伴下,明明越来越开朗。

两个孩子内心善良,在助人过程中不断成长。2025年春节前的“家庭日”,全家进行大扫除。廖飞清洗床单被罩,高怡俊打扫房间,两个孩子整理物品。“这个玩具可以送给弟弟妹妹。”“这个绘本可以捐赠,其他的旧书本可以卖废品。”两个孩子认真挑选着废旧物品,生怕浪费。高怡俊不禁感慨:“他们之前连用水用电需要花钱都不知道,后来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才懂得了要珍惜资源。”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家风不能忘。”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高怡俊一家都展现出了最美家庭的风采。2023年,高怡俊和廖飞家庭被全国妇联推选为“全国最美家庭”。当年5月,高怡俊组织大学同学带孩子参加滨江家庭文化节,向更多家庭推行“家庭日”活动。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和妈妈同样重要。”2024年5月,高怡俊被五角场街道聘请为家庭教育讲师。不久后,杨浦区妇联邀请她作为“公益妈妈”参加演讲,“我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献出爱心,从小履行社会责任;我的明明,收获了来自长辈的关爱,明亮自信,向阳而生;而我,也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思考人生,强化自身。”高怡俊通过分享家庭故事,向更多家庭传递着正能量。

2024年11月,高怡俊提交的《关于监护缺失儿童家庭扶助的建议》被推荐为2024年度上海市妇女代表十佳“好建言”。她说:“不只是监护缺失的儿童需要关爱,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关爱,但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怎样去爱孩子。实际上,父母对孩子最高级的付出是愿意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只要父母愿意花时间,任何时间都可以是‘家庭日’。”廖飞点点头,微笑着看向妻子。夫妻俩愿意继续发光发热,将最美家庭的教育理念传播给更多家庭。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