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的生命礼赞

作者: 梁勇

春日的午后,我独自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的野草刚刚返青,零星的野花点缀其间,像是大地睁开的眼睛。忽然,我的目光被一株挺立在悬崖边上的松树吸引住了。那是一棵普通的松树,却生长在一个极不普通的地方。悬崖边缘不足半米宽,它却要在那里扎根、生长。它的根系必须深深扎进岩层,在风中摆出一种近乎傲慢的姿态。枝干并不粗壮,却显得格外坚韧;针叶稀疏,却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我站在悬崖边上,看着这株倔强的生命。它仿佛在告诉我: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长的环境有多优越,而在于如何在逆境中展现自己的姿态。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棵歪脖子枣树。它的主干从根基开始就向一边倾斜,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推了一把。村里人见了都摇头惋惜:“这棵树怕是长不成材了。”父亲却说:“歪脖子也是脖子,只要能结果子就是好树。”果然,在那个秋季,它挂满了红艳艳的枣儿,压弯了枝头。那时候我不懂,为什么一棵树非要长得“正襟危坐”才算有用。后来我才明白,正如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树木也不可能总生长在理想的土壤里。重要的不是姿态是否完美,而是如何在不完美的境遇中活出自己的精彩。

有一年夏天,我在山里遇到一场暴雨。雨过之后,满山坡的泥石流裹挟着树木冲下山来,唯有几棵古松岿然不动。它们扭曲的枝干像一张巨大的网,牢牢地固定住了泥土,让那些“完美”的小树苗有了立足之地。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姿态。那些看似扭曲的树木,并不是在向命运低头,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顽强。它们弯曲的姿态不是失败的标志,而是与自然和解后的智慧一一在峭壁上生长,在风雨中摇摆,却始终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勇气。一棵树最本质的生命姿态是什么呢?我想,是向着阳光生长的执着,是向高处攀缘的倔强,是在狂风中岿然不动的坚韧。它们不求被人赞美,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地生长,为这片土地增添一分绿意,为过路的人提供一方荫凉。

我常常站在自家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看着它舒展的枝条。这棵树见证了爷爷、父亲和我的三代春秋。它的枝干并不笔直,却总是向着天空伸展;它的树冠并不圆满,却始终向外张开。有一次,我问父亲:“为什么这棵槐树长得这么歪?”父亲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意味深长地说:“树和人一样,不都是在生活的重压下才学会了弯腰吗?”是啊,生活总不会事事顺心。但正是那些看似“不完美”的生命姿态,让我们学会了坚韧;那些扭曲的枝干,教会了我们柔中带刚;那些稀疏的针叶,教会了我们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希望。一棵树最本质的生命姿态,就是活出自己的样子。它不需要与别的树木比较,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评说。

站在这棵悬崖边的松树前,我仿佛听到了它无声的诉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姿态是否完美,而在于如何在不完美的境遇中活出自己。”这就是一棵树教会我的人生智慧:无论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要以坚韧的姿态面对挑战;无论命运如何安排,都要保持向上攀登的勇气。因为生命的本质不在于姿态是否完美,而在于如何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春日的阳光洒在这株悬崖边的松树上,它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我忽然发现,那道长长的影子里藏着一个关于生命最动人的故事一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生命姿态,不是追求完美无缺的形式,而是保持向上生长的初心;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优雅;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人的眼光,而是在自己的位置上绽放光芒。是的,活出一棵树的样子吧!让我们像树一样,在风雨中学会坚强,在黑暗中学会等待光明,在挫折中学会重新站起!

站在春日的山坡上,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我仿佛看到了无数棵树木在风中摇曳的身影。它们或许姿态各异,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坚持;不在于生长的土地是否肥沃,而在于如何在贫瘠中开出绚丽的花朵。

这就是一棵树最本质的生命礼赞一以不屈的姿态面对挑战,以坚韧的品格迎接风雨,用生命的绿叶为大地增添希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238.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父辈的旗帜
下一篇: 京畿小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