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草垛

作者: 孙艳芳

初冬,在田间的小路走走,凹凸不平的泥土小路,落着厚厚的树叶,有深褐色的,有金黄色的,给人莫名的暖意和心安。

初冬的风有些冷意,挂在树上的叶儿在风里摇曳,阳光淡淡地洒落。抬头,连摇曳的树叶也漫溢着温暖,淡淡的金色,淡淡的暖意。近处的树叶,叶片上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这是生命的印记,浅浅的,又深深的,镌刻在时光里。

我喜欢这样淡淡的、暖暖的初冬。我想起了卧在 大地母亲怀抱里的村庄,想起了村庄里温暖的草垛, 想起了在草垛旁追逐嬉戏的孩童,想起了那串串银铃 般的欢声笑语,还有那暮色里淡淡的、笔直的炊烟。 偶有风吹来,炊烟便淡淡地散开去了,毫无形状,又 都是最温暖、最美丽的形状…

每当想起这些,我总是泪流满面。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离开这份暖意已经很久很久了。久得让我几乎遗忘了。我常常在生活的忙碌和烦琐里平添皱纹和沧桑,却不知,我还有可以重温和拥抱的温暖,去渐渐地抚平岁月的伤痕。

小时候,深秋也是农忙的季节,割水稻,打谷子,整个村庄都弥漫着清新的稻草香。农忙过后,村庄的房前屋后,一个个胖乎乎的草垛整整齐齐又充满着艺术气息地堆叠着,像大自然在深秋给予村庄的礼物,真实而温暖。我想起儿时捉迷藏时的情景,一个小伙伴蒙着眼晴,数着数字,其他小伙伴便各自找地方藏着去了。数字数完,她便开始找我们,门后找了,树丛里找了,最后便是找草垛里了。我们几个屏息敛声,在缝隙里看着她朝着草垛走来,紧张得手心里都是汗。淡淡的阳光照进来了,她找到了我们:“原来,你们真的在这里啊,在这里啊。”我们都笑了,一把拉着她一起躲进草垛里,在草垛上躺会儿,看着初冬瓦蓝瓦蓝的天,雪白雪白的云,还有飞过的鸟儿。没有忧伤,只有快乐,像一幅淡淡的画,像一首暖暖的诗,在童年里,渲染着一生的快乐和美丽。

天气晴好的时候,奶奶就从草垛里拔出一扎一扎的稻草,一个个捆成“人”字形,支在门前的场上晒太阳。初冬的清晨,笼着蒙蒙的雾气。我帮着奶奶把稻草一个个支起来,等场上已经满满的支不下了的时候,太阳也已经升得很高了,蒙蒙的雾气也开始渐渐淡开去了。中午时分,阳光暖暖的,稻草淡淡的清新味开始慢慢地弥漫开来。几只悠闲的鸡,蹠着步子在稻草扎里搜食,发出咕咕咕的声响。稻草上未脱干净的谷粒,便是它们偶得的美味。咕咕咕,咕咕咕,这声音渐渐在耳边淡去了,走去瞧一瞧,几只鸡挤在一块儿,也在香香的草垛里睡着了呢。阳光暖暖的,风轻轻地吹起了它们身上的羽毛。风吹过,羽毛又轻轻地落下去了。这几只芦花鸡,真好看呢。

傍晚,我又帮着奶奶一起收草垛,一扎一扎递给奶奶。奶奶把草垛又整整齐齐地码好了。晒过阳光的草垛,越发温暖起来了,香香的,这香气带着莫名的暖意。留下的几扎稻草,奶奶挽成草把儿,留着做晚饭。

初冬的傍晚,天一会儿就黑透了。黯黑的厨房里,一扇窗户镶嵌着油乎乎的泛黄的玻璃,风吹来,窗户吱呀吱呀地响。昏黄的灯火点亮了昏黄的夜。奶奶轻轻地划亮一根火柴,点燃草把儿,原本黑漆漆的灶膛里瞬间明亮起来了。火苗越来越旺了。我坐在奶奶的怀里,感觉原本冷冰冰的小脸儿开始暖和起来了。遗落在稻草上的谷粒,在灶膛里瞬间开出了雪白雪白的米花。奶奶快速地将它们拣出来,轻轻地吹去米花上的灰,塞在我嘴里:“快吃吧,脆着呢,香着呢。”嚼一嚼,真的是又脆又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吧,我似乎后来再也没有吃过这么香的米花,感受过这么温暖的冬夜了。

落雪的日子,草垛上覆盖着雪花。先是薄薄的雪,后来是厚厚的雪。我站在窗户口看着这漫天飘落的雪花,看见大地一片白茫茫。一个小小的、黑黑的点,落在草垛上,定睛一看,只是小小的雀儿,心里莫名感到一阵疼,这可怜的小雀,在大雪天气去哪里落脚呢?后来,我没看见小雀飞出来。雪越下越大了,模糊了我的视线。

春风吹来了暖意,我在叽叽喳喳的声音里又被草垛吸引了。一群小雀,从草垛里飞出来,飞翔在春天蔚蓝色的天空里。一群欢快的小雀,一个满面泪流的我。

温暖的草垛,谢谢你,曾经拥抱过我孤独的灵魂,让我也像小雀,飞翔在生命的蓝天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243.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母亲的格言
下一篇: 齐山赏櫻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