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我之微芒 增大爱之辉光

作者: 赵晨旭

今天,在很多人高举“做自己”的大旗的时代,何谓“自我”?它不是指“唯我”“个人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指将“小我”融入祖国和时代的“大我”,精进至“无我”,方能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掩卷覃思,新时代青年应“不啻微芒,造炬成阳”,聚小我之微芒,增大爱之辉光。

回首昨日,无数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在自己的时代进发出璀璨的光。无数有识之士秉持“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肩负时代担当,拥抱大我的世界,铸就精神的丰碑。例如,焦裕禄以个体之力带领群众开沟挖渠泄洪种柳林,使兰考旧貌换新颜,百里河堤换绿洲;“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坚信“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于是五年漫漫归国路,未改拳拳爱国心,十载孜孜两弹成,不渝铮铮报国情,以个体之力激励青年学子甘于奉献,勇挑重担;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不留恋剑桥大学顶级教授头衔、花园洋房等显赫名利,有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家国情怀,毅然回归,报效祖国,研发出地球深部探测装备;大国工匠故宫文物修复者王津终日“面壁思过”,舍弃个人休息时间,一心修复文物;“一竹载轻裳,轻舞云水间;文化有大美,自信以持之”,常书鸿五十年来都坚守在敦煌,潜心保护文物由此观之,计利小我者,只会“汲汲于富贵”;计利天下者,才能“眼放长空得大观”。他们之所以赫赫有功,是因为都抵达了“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忘我境界。倘若拘泥于个人得失,何来大爱之谈?倘若没有看透小我的狭隘与无常,怎么会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人生境界?

试看今朝,寰宇闪烁,繁星无数。无数有为青年怀抱“点滴细流,汇成江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的决心,拓展人生的边界,实现人生的价值。例如,卓嘎和央宗两姐妹从阿爸手中接过五星红旗,唱道:“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还有曾慧娟、付清娟等一大批年轻的特岗教师们点亮了乡村教育的希望,让教育之山花烂漫绽放。更有很多“80后”“90后”扎根科研的疆土,让“嫦娥五号”成功取回月球样品,让“天问一号”完美地着陆火星,让“探险者号”深海探测器畅游深海。

思想家、作家歌德曾说:“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年轻的我们,应拥公益之心,怀大爱精神,树宏图,筑基业,暖人心,促发展。

心当擎云,无问西东;夤夜青灯,朝阳万里。昔有大先生高擎“舍个人之利、兴国家之业、求民族之荣”的精神火炬,披荆斩棘,勇攀高峰;今有新青年接过接力棒,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凝小我之力,绘大爱坐标,绘时代蓝图。

聚小我之微芒 增大爱之辉光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26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