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师生间的“口诛笔伐”
作者: 廖仲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班上开始流行看相同的书。从远处看,书的封面几乎都是一样的;走近了看,我才发现全是《墨多多谜境冒险》(以下简称《墨多多》),原来这是一套书,整个系列一共十多本。学生们就这样一人捧着一本啃,看完了又互相交换。一个个神情很是投入,几乎目不转睛。我忍不住特意拿了一本仔细端详,老实说,光是那书的封面就让我没有好感,心里暗觉不好。回到办公室后,我拿出手机搜索一番,原来此书就是曾风靡一时又遭到无数成人反对的《查理九世》。啊,《查理九世》,我有印象了,几年前我任教的那个班也有学生爱看。没想到,没过几年就又腾空出世,迷倒众“生”了。看完网友们尤其是许多家长的评论,我心中更是对这套书直接判了死刑。但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让班上的孩子们心悦诚服地自动放下手里的“宝”呢?思来想去,我有了一个自认为比较民主的办法。
一天,语文课上,我说出了自己对这套书的基本观感,也向他们转述了许多网友的评论,然后提出,他们可以用十个理由来反驳我,可以一人讲十个,也可以一人讲一个,共十个人发言。如果理由成立,我就会允许他们继续在班上读这套书。事发突然,同学们明显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大伙儿先是面面相觑,继而一片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五位同学陆陆续续举手发言。其中小符同学语气比较激动,脸蛋都有些发红,许是紧张,许是愤怒。最终,因为同学们的反对理由不够充分,一场毫无悬念的师生辩论就此宣告了胜负。大部分同学的脸色已经告诉我:老师认为不合宜的书,他们以后不会再看了。看到此景,我的心中不免涌起一丝窃喜。
然而,我未免高兴得太早了些。这声无声的战争中他们压根儿还没有到偃旗息鼓的地步。周五的自由写作课上,按照惯例,这次轮到小符等三位同学给大家出写作题了,而小符正是那天跟我当面辩论时第一个发言的人。我隐隐觉得不妙。意识到她的“来者不善”时,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果不其然,她站起来后,先是推了推眼镜,然后扭头将班上同学扫视了一圈,最后才不紧不慢地说:“前几天老师不是说让我们最好不要再看《墨多多》这套书了吗?那同学们,你们很多人其实都是看了的,你们觉得呢?你们对《墨多多》有什么看法呢?不妨写下来。”话音刚落,下面就响起了掌声。
我瞬间明白了,他们真的是有备而来。话已至此,我也“无力回天”了。那就写吧,刚好我也想听听他们的心声,想知道他们为何会如此着迷于《墨多多》。趁着他们写作的当儿,我一边在教室里走动巡视,一边悄悄地数到底有多少人选择了小符给出的话题。不多不少1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他同学则选择了另外两个写作话题。
批阅他们的写作本时,我看到了小符的内心想法:
关于《墨多多》和《查理九世》,我想说很多。首先,《墨多多》系列大多是惊悚的科学探索故事。从根本出发,它的所有故事都围绕着一群小孩的友谊,写出了主人公们的正直与勇敢。书中人物如沉默不语的小发明家扶幽、胆大无畏的小胖子虎鲨、知识广博的小班长尧婷婷、热爱冒险却有点淘气的墨多多,还有一只通人性的可爱小狗——查理,他们团结友爱,面对险恶与死亡,他们从不会抛弃彼此。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次,我自己也阅读过这套书,我觉得并不是很血腥。相反,这套书文笔很优美,且画面感极强,常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此外,《墨多多》系列和其他冒险系列一样,最终弘扬的也是善良能打败邪恶,所以,它也是在传播正能量。
以上就是我对《墨多多》的一些看法,总之,这套书并非完全不能读,只要我们不过度沉迷其中,也是能学习到很多知识的。毕竟,读书怎么会对自己没有益处呢?
不得不说,她的最后这一问也算掷地有声——“读书怎么会对自己没有益处呢?”
同样是班上有名的书迷,小周同学的观点就很中庸——
这套书的好处我用以下几个词概括:解密,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优美,作者看过很多书,句子和词语也别有风格;幽默,书的整体风格十分幽默,可以让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心情;玄幻,书中的内容都是一些现实中所没有的,可以让我们的思维与见识更加开阔、广博。同时,《墨多多》这套书也有一些缺点:它的内容有太多是借鉴和模仿别人的,如《哈利·波特》等;书中也有大量的暴力内容。另外,《墨多多》的作者是根据自己在校园和家中的经历而创作出这些书的,因为他干不了什么,所以只能以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绪可能会传染给我们。
小陈的观点比较直接:
我觉得可以看。因为它有着精彩的情节和令人感兴趣的故事背景,还有不同人物的背景介绍。尤其《墨多多》这一系列中的人物很团结,他们会一起解决遇到的难题。如果做错了事,他们也会重新再来一遍,而不是互相指责。而且,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题目等着我们来解答,读到精彩部分的前一刻,你都完全不知道故事到后面有没有反转。
还有文静的芷薰也非常直接地表示:
关于这套书,我是十分喜爱的。第一,它是推理类书籍,和《名侦探柯南》是同一类,这让许多爱看电视版《柯南》的孩子喜欢上了《墨多多》。而且,《墨多多》系列书中有很多谜题,让我们有打开脑洞的空间,这一过程不仅有趣好玩,还能让我们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墨多多这么一位调皮的男孩也能破解谜团,看了这些书的调皮男孩或女孩,可能会向墨多多学习,学习他思考问题的专注,学习他和朋友的团结,学习他的勤学好问,学习他在挑战中成长的心。总之,就是成长!
雨茉也在自己的文中写道:
友谊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处于黑暗中的你。《墨多多》不管前面的内容有多毛骨悚然,结尾也是暖心的、治愈的。
小可则说:
每一本《墨多多》里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启示。人间处处是美景,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果肉眼去旅行了,心灵也会处于度假中,我们就将为世间万物的美所陶醉。
班长梓辰认为:
很多人会质疑《墨多多谜境冒险》在班上接二连三出现,我也在看,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虽然这套书好像也不是多么迷人,但是故事里的善良、爱与友谊总会打动人们。但要提起为什么会使读者觉得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就得把矛头指向作者本人了……
渐渐地,我的心情不平静了。纵观两次关于《墨多多》的讨论,以小符为首的同学的这一顿“口诛笔伐”,虽然算不上咄咄逼人,但也让我为自己的武断的的确确感到了汗颜。
放学回到家后,我再次翻开了李竹平老师的那本《儿童成长的秘密》,然后把目光久久地定格在了书中的这样一段文字上:“(在阅读上)成人对儿童的帮助,常常是站在成人立场上对儿童成长的理解和期望,不可避免地会将控制与陪伴混为一谈。成人只有立足儿童立场,看清儿童阅读的真相,才能基于理解和尊重,给予儿童阅读以必要的引导和互动,才能陪伴儿童一起在阅读中放飞自由,不仅认识自我,而且塑造自我。”
接下来何去何从?我陷入了沉思:就此“缴械投降”,公开表示赞同他们?不行,我的出尔反尔可能会让所有同学都掉进漩涡——关于这套书,到底值不值得读?他们会更迷糊,尤其是那些暂时还没有读过的同学可能会盲目跟风。但若是一味沉默,肯定也不符合我的风格,自由写作本来就是记录我们师生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同学们就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描述与表达,我通过批阅时在文末写反馈与他们交流探讨。对!就按自由写作的常规操作进行,何况选择这个话题的同学只占三分之一,我不需要在全班公开反馈,与这三分之一的同学沟通就是了。
再次翻开他们的写作本,我对他们的观点一一进行了认真的回应,尤其在小符的文后,我留下了这样的话:
谢谢你此次提供的写作话题,让我有机会得以看到更多人对《墨多多》的各抒己见。而你对它的感悟与见解更是让我体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八字思想在阅读中的具体运用。正如你所说:“读书怎么会对自己没有益处呢?”比起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从读书中获得的辩证思维,凡事都有多面性,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一本书做出有理有据的合理评判,不正是多读书所带来的益处吗?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成长吧。
…………
写完16位同学的反馈,我的手腕竟有些发酸。凝神中,我知道一场公然启幕又悄然落幕的师生辩论到此就结束了。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上庄稼,阅读何尝不是如此?比起强制禁止低劣书籍在班上出现,如何将优质的经典作品带入教室,带到他们的面前,才是我接下来该好好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江西上饶市广信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