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迟到的少年

作者: 温丽明

周五上午第四节是语文课,我走进教室,发现只有二三十个学生坐着(全班一共53个学生),心里顿时一咯噔:“其他学生都干什么去了?”

这时班主任走进来,对我说:“学生就那么不爱上语文课吗?”我看着座位上的学生喝水的喝水,吃东西的吃东西,喘大气的喘大气,没一个想要上课的样子,心情瞬间跌到谷底。

我让学生先看会儿书,等下再讲课。十几分钟过去了,一帮学生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教室门口,被班主任拦截到教室外的走廊。挨了一通训斥后,这帮迟到的学生依次走进教室。他们被班主任罚站,只能在教室后面听课,并且被罚抄课文。

课后,我对班主任说:“你罚他们抄课文,不如让他们写下犯错的过程。”我不认同这样机械的惩罚手段,他们已经是高中生了,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并负责。

几天后,我读到炜城同学写的周记:

这周五,一抹初霞升起,阳光洒在少年们的肩上。

由于体育课和物理课换了,第三节上体育课。体育馆的大门竟被打开,而那求之不得的大课间更是锦上添花,我们将放空一切,在阳光下肆意地欢笑、奔跑,但后果也可想而知。

尘封已久的体育馆大门打开,似是在这压抑的校园生活中投射了一丝光亮。很快,这群少年将会把这一丝光无限放大。少年们的天性得到解放,普普通通的体育器材也能让他们忘乎所以。不知有谁发现了“远古时期”老师们玩的排球,他们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窝蜂地涌了上去,五个、六个、八个……加入的人越来越多,而扣杀带来的狂笑也响彻苍穹。女生们则在体育馆门外打着羽毛球。“瞄、预、起、杀”,动作行云流水,在肌肉紧绷的时刻,女生完成了一个个扣杀。我在打排球时摘下眼镜和手表,毕竟以前打篮球的记忆仍刻骨铭心。看不清是谁在打羽毛球,只看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曼妙身姿。

对沉浸在快乐中的人来说,时间是留不住的,它在我们欢笑时、起身时、跳跃时,在我们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流逝。我们进去后关了体育馆的大门。它处在校门口旁边的独特位置,又比较隔音,抑或是我们全身心都投入到排球中,丝毫没听到上课铃声。体育馆外打羽毛球的女生便是我们的“海东青”,她们离去时我们便会走。奈何视力有限,只见其影,不见其容,不知这门口竟已是其他班的女生了。后来,我们便在体育老师的呼唤声中匆忙离开了,赶去教室时还有几个没穿好衣服的。就这样,十几个男生在阳光下狂奔,为这宁静的校园留下最艳丽的一抹红。当然,回去后的惨样也有目共睹……

这节课怎么说呢?违反了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毫无自制力,被处罚也是应该的,也的确有些对不住老师。但这也是我高中生活中最为精彩的一节课,将会在我日后的回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若是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玩吧。毕竟,这也正如孔子理想社会的那个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读完,我哈哈大笑,同时也分享给了班主任。班主任看了之后,也会心一笑:“他们事后和我解释了,说上一节课本来是物理课,没想到调成了体育课。”

我在炜城周记下留言道:“谢谢你记下这有趣的一节课。因为真诚地写出来,我就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青春的你们贪玩很正常,能如此放肆地玩一节课,迟到十几分钟也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

假如炜城没有写下这篇周记,假如班主任没有告诉我他们迟到的原因,我可能就会误认为他们是因为不喜欢语文课而故意迟到的。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自我否定,也会加深我对迟到学生的误解,于是,师生之间就可能互生嫌隙。

其实,学生犯错的行为背后必然有其原因。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班主任先误认为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这是对语文课的一种否定,尤其是当着学生的面如此评判,让我这个语文老师的面子挂不住。幸好班主任事后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了迟到的原委,消弭了我对学生的误解。在班主任否定语文课的时候,我虽然感觉有点没面子,但对自己还是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的——我相信自己的课不会差到让学生集体逃课的程度,我相信自己每天认真备课的努力,相信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功底。

至于学生因为玩得太开心而迟到,我其实非常理解。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因为理解,所以宽容。对于高一学生,我始终相信他们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因为玩得忘乎所以而迟到,偶尔为之,这算不上什么错误,只要向老师解释清楚就行。

高中生学业压力非常大,能尽情忘我地玩耍,释放学习压力,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是有好处的。所以,老师不能揪住学生迟到这一行为不放,更不能因此而上升为不尊重老师、不喜欢语文课,老师应该看见学生迟到背后鲜活的生命力和勇于坦诚错误的天真烂漫。

炜城说,假如再让他们选择,他还是会选择玩耍,因为这是他们高中生活里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是孔子所说的理想社会。瞧,炜城同学多会学以致用啊。我们不是刚学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吗?在课堂上,学生不是非常向往曾皙所描述的理想生活吗?

忘记一切地玩耍,进入到自由快乐的境界中,这不就是学生们向往的生活吗?我相信当学生自由快乐地玩过,会理解“自律即自由”,会承担起学业重任,会更有力量克服困难,更有信心和希望活在这美好而珍贵的人间。

(作者单位:广东兴宁市齐昌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