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窗听雨
小/品/拾/录
范蜀公呼我卜邻许下。许下多公卿,而我蓑衣箬笠放荡于东坡之上,岂复能事公卿哉!若人久放浪,不觉有病,忽然持养,百病皆作。如州县久不治,因循苟简,亦曰无事,忽遇能吏,百弊纷然,非数月不能清净也。要且坚忍不退,所谓一劳永逸也。
——[北宋]苏轼《书蜀公约邻》
予居镜湖北渚,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画图。自奉诏紬史,逾年不复见此,寝饭皆无味。今行且奏书矣,奏后三日,不力求去,求不听辄止者,有如日。
——[南宋]陆游《跋韩晋公〈牛〉》
游山次,有友人云:“先上山时,予向草中熟眠一觉,甚快。”予曰:“公欲以一觉点缀山景尔,非真睡也,予亲见公目未合耳。”其人大笑。
予曰:“凡古来醉后弄风作颠者,固有至性。其中亦有以为豪爽,而欲作如是态者。若阮籍之醉、王无功之饮,天性也。米元章之颠,有欲避之而不能者。故世传米老《辨颠帖》。而世乃以其颠为美,欲效之,过矣。云林之癖洁,正为癖洁所苦,彼亦不乐有之。今以癖洁为美而效之,可呕也。”
昔有一友人以豪爽自喜,同入西山。时初春,乃裸体跣足,入玉泉山裂帛湖中。人皆诧异之,彼亦沾沾自喜。过数载,予私问之曰:“卿往年跣足入裂帛湖,可称豪爽。”其人欣然。予再问之曰:“北方初春,冰雪棱棱,入时得无小苦耶?幸无欺我。”其人曰:“甚苦。至今冷气入骨,得一脚痛病,尚未痊也。当时自为豪爽为之,不知其害若此。”然则世上豪爽事,其不为裂帛湖中濯足者寡矣。
——[明]袁中道《书游山豪爽语》
客曰:“周濂溪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以子之贫贱,毋乃不宜?”余曰:“吾贫则无儋石矣,而性慷慨,喜豪放,无贫之气;贱为韦布矣,而轻世肆志,不事王侯,无贱之骨。安在与花不宜?”客又曰:“欧阳公,儒者也,以牡丹为花妖。子何好之甚?”余曰:“凡物之美者,皆能为妖,何独花也。溺其美而动其中,皆足以丧身。吾不得于世,借以娱目肆志而已,何妖之为!”惟诸诗皆信口率笔,以适一时之兴,无意求工,贻笑作者,吾无辞焉。
——[清]归庄《〈看牡丹诗〉自序》
诗/话/选/登
王荆公介甫辞相位,退居金陵,日游钟山,脱去世故,平生不以势利为务,当时少有及之者。然其诗曰:“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既以丘壑存心,则外物去来,任之可也,何惊猜之有,是知此老胸中尚蒂芥也。如陶渊明则不然,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然则寄心于远,则虽在人境,而车马亦不能喧之。心有蒂芥,则虽擅一壑,而逢车马,亦不免惊猜也。
——[宋]陈岩肖《庚溪诗话》
颜鲁公云:“夕照明村树。”僧清塞云:“夕照显重山。”顾非熊云:“斜日晒林桑。”杜牧云:“落日羡楼台。”半山云:“返照媚林塘。”皆不若严维“花坞夕阳迟”也。
——[南宋]吴聿《观林诗话》
予过金山,见妙高台上挂东坡像,有东坡亲笔自赞云:“目若新生之犊,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今集中无之。予昔为零陵丞,尝肩舆过一野寺,壁间山谷亲笔一诗,予小立肩舆,诵之三过。既归书之,止记一联云:“春将国艳薰花骨,日借黄金缕水纹。”今集中亦无之。
——[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吕东莱尝有《猫》诗,甚佳,云:“伴我闲中气味长,竹舆游历遍诸方。火边每与人争席,睡起偏嫌犬近床。能与儿童校几许,贤于臧获便相忘。他生尚肯相从否,要奉香炉混水囊。”曲尽猫之情态。
——[南宋]曾季狸《艇斋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