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从孩子的发问开始

作者: 任锐

深度学习 从孩子的发问开始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我凭借自己的经验以及对教参的解读,在讲完了省略万位后面尾数求近似数时,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了一套应试技巧:找万位——看下一位(千位)——“四舍五入”后将尾数换成4个0——改写成“万”作单位,事实证明,孩子们用起来得心应手!

于是,在学习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时,我自认为孩子们已经有了前面的经验,就没有过多的解释,一堂课下来感觉很轻松。下课了,何浩源小同学快步走到我跟前(这个孩子平时很爱思考)说:“老师,我有一个疑问:省略时为什么要看下一位?看后面的不行吗?”我顿时惊讶了,心想前面不就是这么讲的吗?!可我却欲言又止,觉得他问得很有价值,于是我先赞扬了他,之后和他一起思考原因。有了!我写出了这个数字14999,按照所学知识四舍五入后答案是1万,可是按照他的想法看后面的任何一个9都会出现连续进位的情况,这样答案就是2万,到底哪个对呢?我简单地为他解答完毕,并嘱咐他下节课认真听。

于是第二节课,我就这个问题与孩子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果然孩子们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有想法的孩子也解释不出个所以然,不能有力地说服其他孩子,片刻喧哗之后,教室陷入了沉思......时机差不多了!我问孩子们:谁能用更直观的方法为大家解疑答惑呢?比如说用数线…周洋举手了,下面的很多孩子也恍然大悟!只见周洋上台规范操作:

从图上看,很明显,14999离10000最近,所以近似数是1万,而不是2万,此时,教室里响起来雷鸣般的掌声!何浩源同学也开心的笑了,大家也很佩服他,能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

当然,后来又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又发现:其实2万本身就是错的,因为即使后面的9向千位上4进1后,千位就变成了5,但这里就不能再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了,即“四舍五入”在求近似数时,只能用一次!这也是很多孩子易错的地方,包括后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时也会存在这样的错误,如果在这里,教师给孩子讲明白了,有的是因为“五入进一”,有的是“满十进一”,弄清了连续进位里的“1”的含义,自然就会避免出错啦!

课后我反思道:是我疏忽了,真的是小看了这帮小娃娃们,同时也很庆幸自己并没有责怪何同学,而是耐心地倾听了他的声音,这才有了这么一节有意义的探究交流课!

深度学习,其实不仅来自老师的深度教学,而往往也来自于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