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

作者: 柯菊英

中耳炎,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0

中耳炎不仅可能引发剧烈的耳痛和听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流脓,进而影响面神经,造成面瘫等严重后果。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中耳炎,经常会忽视其早期症状,导致延误治疗时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耳炎及其常见症状,以及如何预防中耳炎。

▎ 中耳炎常识知多少

中耳炎是指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群体,成年人也有可能发病。

根据病程和病理改变的不同,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其中,急性中耳炎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常伴有发热、耳痛、流脓等症状;慢性中耳炎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患者可出现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分泌性中耳炎则是鼓室内积液导致的,会引起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等症状。

▎ 耳朵的“求救信号”

(1)耳痛:耳痛是最常见的中耳炎症状之一,可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不适感可能会暂时减轻。在急性中耳炎发作时,患者常会感到耳朵持续隐隐作痛,甚至出现抽痛,痛感较剧烈,让患者难以忍受。慢性中耳炎患者的耳痛症状可能不突出,但在继发性感染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痛感。

(2)流脓:鼓膜穿孔后,中耳内的脓液会从穿孔处流出,形成耳道流脓,脓液的颜色、质地和气味可能因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流脓时可能伴有臭味。流脓不仅会让患者感到不适,还可能引起外耳道感染等并发症。

(3)听力下降:中耳内的炎症或积液会导致声波传导受阻,从而影响听力,患者可能会感到听声音不如以往清晰,在嘈杂环境中更难以听清声音。患者听力下降问题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耳聋。很多儿童中耳炎患者无法准确表达听力下降引起的不适感,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和注意力集中情况来判断孩子有无听力问题。

(4)耳鸣:耳鸣也是中耳炎的常见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耳内出现嗡嗡声、流水声等异常声音,耳鸣症状在头部剧烈晃动或打喷嚏、擤鼻涕时可能更加明显。耳鸣虽然不像耳痛和流脓那样让人难以忍受,但也是提示中耳炎的一个重要信号,经常耳鸣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此外,中耳炎还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这在急性中耳炎患者中尤为常见。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不可轻视,应尽快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从多个方面入手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细菌或病毒感染、解剖结构异常、过敏反应、游泳或洗鼻时水进入中耳、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高分贝音乐等。预防中耳炎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耳道干燥,在洗澡或游泳时避免耳朵进水,若不慎进水,则一定要及时清理,可用棉签在外耳道口轻轻擦拭。②增强体质,积极锻炼身体,科学搭配膳食,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从而增强免疫力。③戒烟限酒,减少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鼻部和咽部的健康。④若患上感冒、鼻炎等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炎症蔓延至中耳。

总之,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中耳炎的相关知识、关注其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此外,儿童是中耳炎高发人群,家长应多多关注孩子的耳部健康,对于异常情况要做到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