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的“炸弹”腹主动脉瘤

作者: 丁殿柱

很多人初闻腹主动脉瘤,会以为它是一种肿瘤,其实不然。通俗来讲,腹主动脉瘤是患者肚子里长了个不断扩张的椭圆形血管包,其虽然不是肿瘤,但凶险程度不亚于肿瘤,一旦破裂,体内短时间大量出血会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腹主动脉瘤因其破裂后致死率极高而被形象地称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 成因多样,不易察觉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是腹主动脉的局部异常扩张。这种扩张类似于一个不断被吹大的气球,一旦到达极限,就会发生破裂,导致瞬间大出血,造成患者死亡。其成因多样,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感染、遗传等都可能导致腹主动脉瘤。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动脉壁中层逐渐变薄,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纤维减少乃至缺失,同时动脉中膜被缺乏弹性的胶原纤维所取代。这样的腹主动脉长期承受高压动脉血流的冲击后,某一段会出现直径显著增大、局部扩张的现象,形成瘤状凸起。一旦此瘤状凸起部位的直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直径的1.5倍,即可以确诊为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由于位于人体深部,在初期不易被察觉,直到腹主动脉瘤增大至压迫胃肠道系统时,患者才可能会出现有腹部膨胀感、呕吐、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若腹主动脉瘤侵及肾脏及输尿管,则会引发一系列泌尿系统梗阻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腹主动脉瘤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并未感到任何明显的不适,而一旦发作腹痛,大多意味着破裂,故死亡率极高。

● 诊断须谨慎

第一步:体格检查。尽管医生能够运用触诊等手法探查腹部是否存在搏动性包块,并评估其位置、尺寸及搏动特性,但体格检查只能辅助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腹主动脉瘤还需要给患者进行更精确的影像学检查。

第二步: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且经济的优势,可用于判断腹主动脉瘤是否存在,并能观察瘤体的大小、表面是否伴有斑块或血栓等;增强CT及CT血管造影能够清晰地呈现腹主动脉瘤的形态、尺寸、位置及其与周边器官的空间关系,可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血管病变,从而为手术干预提供详尽且关键的参考信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够更精细地观测到肾动脉、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等血管结构,但其有一定的侵入性,检查存在潜在风险,通常仅在患者疑似存在腹腔内血管异常或特定状况(如马蹄肾)时,才会被选择作为诊断工具。

确诊腹主动脉瘤后,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手术修复和腔内修复术。若腹主动脉瘤体积较小且未表现出明显症状,可先保持密切监测。

● 预防控制“定时炸弹”

戒烟限酒。腹主动脉瘤的渐进性扩张受吸烟影响显著,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雾能有效地预防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控制基础疾病。针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是维持血管健康的关键,日常要限制盐分、脂肪及糖分的摄入,同时增加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并适量补充蛋白质。注意预防超重,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

适度运动。为了增强体质并提高心血管功能,建议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散步、慢跑、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定期体检。针对6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群、具有家族病史的个体,以及存在其他特定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推荐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腹主动脉瘤并进行有效治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