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腰椎治腰痛
作者: 吕群杭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疗法通过促进两块或多块椎骨的永久性融合,来减轻由于椎骨异常运动引起的疼痛,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腰椎融合术安全吗?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如何?今天就给大家科普这一手术。
▎复杂精密的腰椎融合术
腰椎融合术的手术过程复杂且精密,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进行操作,一般手术流程如下。第一步,麻醉。医生通常为要进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做全身麻醉,由护理人员配合麻醉技师完成麻醉。全身麻醉可以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任何疼痛。第二步,消毒。医生会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并铺上无菌巾,以保证手术环境清洁、无菌。
前两步完成后,手术条件已基本准备完毕,医生可以开始手术。第三步,切开。根据手术的具体要求,医生会在患者的腰部切开皮肤及其皮下组织,以显露患者的椎板和椎间盘。其间,护士会快速、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第四步,暴露病变部位。医生利用牵开器等手术器械,将需要处理的椎间盘和神经根充分暴露。第五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医生利用手术器械将突出的椎间盘切除,以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第六步,植骨融合。切除椎间盘后,医生会将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入患者椎间隙,以促进椎间的融合。第七步,放置内固定材料。医生在患者椎体之间放置螺钉、钛棒等内固定材料,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至此,手术操作已基本完成,医生将进行最后的第八步——缝合切口。切口缝合完成后,医生会用无菌敷料覆盖患者伤口,麻醉技师和护士会将患者送至复苏室,待患者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护士再将患者送回病房,开始术后恢复过程。
▎漫长而复杂的术后恢复
腰椎融合术后的恢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护理人员的精细护理,还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腰椎融合术后,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体位与活动:术后患者应选择硬板床卧床休息。术后第1周,患者需要绝对卧床,并在可以忍耐的限度内做被动直腿抬高训练,以防神经根粘连。患者翻身时,要需求护理人员的帮助,不可自行强力扭转、翻转,否则可能影响腰部筋膜、肌肉、韧带的愈合。此外,患者要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否则可能导致椎间盘重新脱出。
患者在出院后的3个月内,应做到不负重、不弯腰。此外,应正确使用腰围,在每天起床前戴好,间断使用,睡觉、吃饭时可以短暂取下,晚上卧床休息后摘除。
(2)功能锻炼:患者卧床期间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与协助下锻炼下肢肌肉,尤其要锻炼股四头肌力量,每天多做直腿抬高和膝关节下压的练习,以免下地时腿部无力。卧床较长时间的患者还应多活动踝部,预防下肢血栓。
术后3个月,患者可以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游泳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助于腰椎恢复,并预防相邻节段的退变。
(3)营养与饮食:患者术后要注意补充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以促进伤口修复、增强免疫力。此外,患者要预防便秘,家属及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复查与随访:复查时间一般为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主要观察内固定是否稳定以及椎间融合情况。患者术后神经恢复通常较慢,神经水肿可能引起患者小腿或足部刺痛、麻木等,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服用消炎止痛药或营养神经的药物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