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放疗的护理要点
作者: 杨军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常用的局限性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遏制癌细胞的扩散。然而,放疗的高强度辐射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周围正常组织,在头颈部放疗中,可能影响口腔、咽喉和声带区域。患者需要在放疗前后补充营养并注意保持口腔健康,以避免感染、减轻治疗后的不适感。
▎做好准备再放疗
放疗前,患者除进行常规的体检、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外,还要考虑接受牙科和听力检查。放疗可能影响口腔健康,牙科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处理存在的牙齿问题,如龋齿或牙龈炎,以免患者治疗期间或之后发生口腔感染。此外,部分患者的放疗区域接近耳部,可能引起听力受损,因此患者需要提前进行听力检查以评估听力,预防可能发生的听力问题。
放疗前,患者需要避免日晒,尤其要避免将湿润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否则可能加重放疗后皮肤损伤。若患者需要在晴天外出,则应涂抹防晒霜或佩戴遮阳帽等。此外,不建议患者使用含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建议选择温和的肥皂与温水进行皮肤清洁。
▎放疗期间的护理要点
放疗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可能影响患者的牙齿健康和听力,患者需要在较长的放疗周期中进行相关检查,跟踪牙齿健康状况与听力情况,并与医生充分沟通。放疗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对皮肤和黏膜干燥等问题,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其他生活习惯减轻不适感。
1. 保障营养供应
进行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常常要面对病灶侵犯口腔,影响正常摄食等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在放疗期间营养不足。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能够部分摄入流食或半流食的患者,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保证营养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维护胃肠道健康,并着重考虑口腔清洁问题。在放疗结束后,患者口腔和咽喉的敏感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应选择容易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并保持饮食清淡,以避免刺激口腔黏膜。对已经能够进食半流质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选择软食或流食,如粥、蛋羹、果蔬泥等。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食用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品或营养补充剂。新鲜的猪肉、牛肉、羊肉、牛奶和鸡蛋等食物都富含蛋白质,可以帮助患者维持体重并增强体质。患者还应避免接触烟、酒、槟榔、腌渍食品。
2. 护理好口腔
放疗引起的食欲缺乏和吞咽困难都会改变患者以往的用餐习惯,导致患者常常不能及时清洁口腔,还导致患者的唾液分泌量下降,削弱了口腔的自洁能力。患者应当增加饮水量,可以通过咀嚼无糖口香糖等方式增加唾液分泌,缓解口腔干燥,并在餐后及时清理口腔。此外,患者应针对性地选择质地柔软的牙刷和不含酒精的漱口水,在进食后及时清洁牙齿,从而降低牙周炎的发生风险。
3. 避免皮肤受损
放疗中容易造成皮肤损伤,患者往往忍不住触碰、摩擦、抓挠受损皮肤,导致进一步的皮肤损害。为避免刺激皮肤,患者应选择宽松的衣物,在放疗结束后,可使用温和的保湿霜轻柔涂抹放疗区域皮肤以缓解不适感,注意需要严格挑选无刺激性的护肤品,并与医生充分沟通。在皮肤恢复期间,患者应尽量减少阳光照射等外部刺激。例如,干燥的空气容易造成皮肤不适,患者可以在家中或病房内使用加湿器来保持空气湿润,不仅能够减轻放疗区域皮肤的不适感,也能缓解放疗后喉咙干燥等症状。
4. 吞咽困难的干预
为了减轻患者喉咙疼痛、吞咽困难等,头颈部放疗术后即需要通过吞咽功能干预等方式尽早拔除胃管,从而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和进食能力。吞咽困难,特别是存在咀嚼、推送功能障碍,咽腔感觉消失的患者,在吞咽时可能发生呛咳、呕吐、喘鸣音、口鼻腔反流,甚至并发肺部感染。居家期间,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要家庭护理的有效干预。护理措施包括调整食物的质地、控制患者进食速度、指导患者调整呼吸等。若患者缺乏相关护理条件,则需寻求流食,甚至肠外营养支持。此外,进行专业的吞咽功能训练,如下颏抗阻训练、头抬升训练等,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放疗后的检查和预防
由于相关类型癌症的复发率普遍较高且预后不佳,患者在接受头颈部放疗后一定要定期随访以保障康复。患者通常需要逐月进行追踪检查,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身体评估,监测肿瘤的情况以及放疗对身体的影响。患者在随访中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症状,如持续的吞咽困难、口腔溃疡或皮肤损伤,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也需要跟踪检查口腔健康和听力问题,口腔卫生情况恶化容易诱发第二原发肿瘤,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口腔内出现不明肿块、不透明偏白色斑块、两周仍不愈合的无痛溃疡,或偶见唾液带血、口腔疼痛,均需及时就医检查。
头颈部放疗的治疗过程十分复杂,虽然能治疗相关癌症,但也可能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患者在放疗前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重各方面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口腔卫生以及饮食调节。对于无法通过常规方式进食的鼻咽癌和口腔癌患者,营养支持和口腔护理尤为关键。通过适当的护理和定期随访,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放疗带来的副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