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护好“心”
作者: 方群英心血管外科患者出院后,还需要经过良好的家庭护理,才能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合理的护理不仅能促进患者的恢复,还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家属及其患者应该如何做好出院后的日常护理呢?
〇 做好监测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有助于患者尽早发现身体潜在问题并及时处理。血压过高或过低都是心血管问题的迹象,患者每天应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评估。除了血压,心率过快或过慢也是心脏问题的信号,正常成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此外,健康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患者可观察自己的呼吸频率,如果感到呼吸急促或困难应及时就医检查。
若患者出现发热,很可能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征兆,患者应多关注自己的体温变化。心脏病患者还需要重视监测体重变化,体重突然增加可能是患者体内液体积聚的标志,患者应在每天早晨起床后的固定时间测量体重并进行对比。除了做好上述生理指标的监测,患者还需要警惕任何新症状的出现,如胸痛、晕厥、极度疲劳等,若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〇 护好伤口
患者出院回家后,家属还要多观察患者伤口的愈合及恢复情况,关注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或被其他分泌物浸湿。手术结束后初期,伤口一般会有些轻微的肿胀和疼痛,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疼痛加剧或持续不减,且伤口发红或伴发热,那么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家属应陪同患者到门诊或专业的换药场所定期处理伤口。家属应注意,在患者伤口未愈合前不要让伤口直接接触水,伤口愈合后清洁时可用温水擦洗,但要避免使用香皂或沐浴露刺激伤口。
〇 吃好吃对
吃好吃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促进康复。家属可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首先,要坚持低盐饮食,过多的钠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患者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其次,患者饮食要做到“低脂高蛋白”,可选择植物油作为烹饪用油,适量摄入鱼肉、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吃动物内脏、全脂奶制品等含有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再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一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菠菜、香蕉等也是患者出院后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地为患者补充营养。最后,要限制摄入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咖啡因等的食物,且尽量做到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引起胃部不适,给心脏带来额外压力。
〇 运动助康复
除了吃得好,还要动起来。每位患者情况不同,医生会给出个体化的活动和休息建议,并根据患者的恢复状态逐步调整。术后初期,患者感到疲劳是正常的,应从轻微活动如短时间站立或缓慢行走开始,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手术后3个月内,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高风险活动,如提举重物、跑步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每天应尽量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患者术后恢复不仅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能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如果患者感到焦虑或抑郁,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防护仅靠医护人员是不够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做好上述护理,可以帮助心血管外科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从医院环境顺利过渡到家庭环境中,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并提高生活质量,以促进患者身心全面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