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的“不速之客”幽门螺杆菌

作者: 程翠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在全球广泛传播的细菌,感染后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这种细菌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且容易传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护胃肠健康。

▎不知不觉就“登门”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能力较强,人们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感染,做好日常防护才能有效“拒绝”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和粪—口途径传播,在口—口传播途径中,家庭成员之间共用餐具、饮水杯和牙刷等行为,以接吻等亲密接触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在粪—口传播途径中,不良卫生和饮食习惯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例如饮用受污染的水源、食用未洗净的食物,或在卫生设施较差的环境中生活等。此外,幽门螺杆菌还可以通过不洁的公共设施传播,如公共洗手池和厕所。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从个人卫生、饮食习惯和公共卫生环境3方面入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基础。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勤洗手可以有效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此外,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饮水杯和牙刷等物品,若与感染者共同生活,则更要注意这些细节。

饮食卫生方面,首先要确保饮用水的安全,避免饮用未经过滤或未煮沸的水。其次,食物要彻底煮熟,重点关注肉类、海鲜和生菜等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最好分别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最后,定期检查冰箱和厨房的卫生状况,保持食物储存环境的清洁。

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也能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定期检测和清洁饮用水源;改善公共厕所和洗手设施的卫生条件,并加强对学校、餐馆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尽快通过有效的管理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管理。标准的治疗方案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通常为期10—14天。这种三联疗法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缓解症状,并促进胃部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非常重要,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应坚持服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治疗结束后,医生通常会安排随访检查,包括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胃镜检查等,以确认细菌是否已被彻底清除。

调整生活方式也是管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和酒,否则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和炎症反应。饮食要规律,做到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部负担。此外,吸烟不仅会损伤胃黏膜,还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增加病情复发的风险。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应戒烟以保护胃部健康。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也可能会影响胃酸分泌和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患者通过运动、休闲活动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力,促进整体健康。

高风险人群或曾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要保持定期监测和随访,包括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有胃溃疡、胃癌家族史或长期胃部症状的人群,更应重视定期检查。

患者痊愈后,要主动了解并监测自身的健康状况,预防复发。如果出现持续性的胃痛、恶心、呕吐或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确保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胃部疾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