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来袭,小心“暴露”
作者: 周丽电离辐射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工业、核能等领域。在这些职业场景中,工作人员可能因为接触放射性设备或材料而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中。尽管电离辐射在医学诊断、无损检测和能源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当的辐射暴露也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 电离辐射带来的健康风险
短时间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或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都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当人体暴露于高剂量的电离辐射时,会发生急性辐射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乏力,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而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不会立即表现出症状,但同样会损害人体健康,如电离辐射是已知的致癌因子,可能引发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等。
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不会接触到电离辐射,但对于从事特定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如何应对辐射带来的健康挑战是一大难题。从事放射医学、核能生产、航空飞行等行业的工作人员虽然每天接触的辐射剂量较低,但其累积效应不容忽视。例如,放射科技师或核电站操作员可能在职业生涯中累积接收到高于一般人群许多倍的辐射剂量。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可能不会立即引发健康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慢性累积可能增加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电离辐射与其他职业危害不同,它是不可见且无法感知的,没有气味、声音或触觉上的直接提示。这种隐蔽性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于超标的辐射环境中。例如,在防护设备未按要求使用或设备故障时,由于工作人员无法感知到自己正在受到超标辐射的影响,因此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导致健康受损。
▲ 科学防护,远离电离辐射
从事电离辐射高风险职业的工作人员,牢记以下防护基本原则:①距离。辐射强度随距离增加而降低,与辐射源保持足够的距离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医生在医疗操作中应尽量在辐射源之外工作。②时间。减少与辐射源接触的时间可以有效地降低接收到的辐射剂量。在必须近距离接触辐射源时,应计划好操作流程,尽量缩短暴露时间。③屏蔽。使用适当的屏蔽物(如铅衣、铅墙、防辐射玻璃)来阻挡或减少辐射传播,屏蔽材料的厚度应与辐射类型和能量相匹配。
对从事相关职业的个人来说,在工作中做好科学防护要配备剂量监测设备,如个人辐射剂量计,方便实时监测辐射剂量,确保暴露量在安全范围内;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操作规范,不直接用手接触放射性物质,注意观察辐射区域的标识,非必要时不要靠近辐射区域,必须进入辐射区域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暴露;要做好身体健康监控,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辐射暴露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对存在电离辐射的工作场所来说,相关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对辐射设备和防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过量辐射。此外,做好辐射监测,对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持续监测,并设立警示标志,确保环境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相关单位还应定期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范及流程、科学防护知识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规范的工作场所管理和严格的法规监管,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暴露的危害,为从业人员创造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帮助公众树立对辐射风险的正确认知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消除人们对电离辐射不必要的恐惧,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辐射问题,促进科技应用与健康防护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