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要小心
作者: 薛约南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吸收、散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可能在这些过程中与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期而遇,有些相安无事,另一些则会“擦出火花”,不仅可能影响药物的作用,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的类型
1.阻碍药物吸收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阻碍药物的吸收。例如,牛奶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会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临床研究表明,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同时饮用牛奶,药物的吸收率降低50%以上。此外,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剂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鞣酸铁,影响铁剂的吸收,影响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2.干扰代谢过程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干扰药物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葡萄柚为例,它含有名为呋喃香豆素的成分,能抑制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活性,许多药物(如降压药硝苯地平、降脂药辛伐他汀等)需要通过药物代谢酶进行代谢。当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食用葡萄柚,药物的代谢速度减慢,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3.增减药效发挥
某些食物会增强药物的效果,看似是好事,其实可能引起危险。酒精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当与镇静药物如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合用时,会增强这些药物的镇静效果,导致患者出现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还有一些食物会减弱药效,如高盐食物会导致钠离子潴留,血容量增加,削弱降压药的效果,导致血压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避免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的方法
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中包含了药物的成分、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重要内容。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查找药物是否会和某些食物发生相互作用。有些药品说明书会明确指出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某些食物,或者在特定时间内不宜进食,如头孢类抗生素的说明书会注明服用药物期间不能饮酒。通过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可以提前了解这些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咨询专业人士
如果药品说明书中没有明确提示,对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存在疑问,或者不确定某种食物是否会影响正在服用的药物,最好的方法是咨询医生或药师。医生和药师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能够根据药物的特性、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药食搭配建议。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饮食习惯和正在服用的药物,便于医生全面了解情况,给出准确的用药指导。在药店购买药物时,也可以向药师咨询相关问题,他们会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3.注意饮食时间
合理安排服药与饮食的时间,能有效减少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大多数药物建议在空腹时服用,此时胃内没有食物,并且药物可以迅速通过胃部进入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以更快、更好地发挥效果。但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服用,减轻药物对黏膜的刺激。
▎老年人更要小心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肝脏和肾脏代谢、排泄药物的能力变弱,对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更敏感。例如,老年人服用抗凝药期间,如果经常吃大量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如菠菜、西蓝花等),会影响抗凝作用,导致药物无法发挥预期的抗凝效果,不利于对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