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有术,焦虑不再
作者: 上官琼婧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焦虑成了常见的情绪。焦虑症不是简单的情绪波动,而是对身心危害很大的精神科疾病。心理上的问题,会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影响到生理层面,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症不是不可治愈,有效的护理能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〇 倾听患者心声
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注重对患者的观察,观察患者的行为、语言以及表达,揣摩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耐心地倾听患者倾诉,对患者存在的痛苦表示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接纳,这是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给予患者一对一的陪护,能够尽量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患者,要用眼神、点头等方式给予回应,让患者感受到关注和关心,从而缓解患者的恐惧感和焦虑情绪。
〇 解答患者疑问
很多患者对焦虑症有严重的恐惧感,这反而不利于缓解焦虑情绪。恐惧来源于不了解焦虑症,因此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焦虑症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让患者明白焦虑症是可以治疗的疾病,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
〇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在各种心理疾病中有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如果患者焦虑症状较轻微,依靠个人便能消除,当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后,需要让患者对自身的焦虑情况拥有准确的认知,如果患者缺少信心,可以指导患者想象以往的成就,帮助患者重新获取信心。例如,有些患者总是过度担心未来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这种担心是否合理,有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持,帮助患者认识思维误区,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
4.放松身心训练
指导患者在焦虑时,通过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焦虑时呼吸、心搏加快,深呼吸可以减缓,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呼气,感受身体的放松。渐进性肌肉松弛是让患者依次收缩和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到脚部,感受肌肉紧张和放松的不同状态,达到放松全身的目的。冥想可以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减轻焦虑情绪。此外,可以到户外进行运动,能减少心理压力,增强缓解焦虑的效果。
〇 指导用药
焦虑症严重时,用药物治疗是不可回避的,抗焦虑药物没有相传的那么“危险”,长期服药是安全的。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包括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有些患者在服药一段时间后,感觉症状有所缓解,就自行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很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此外,药物可能发生不良反应,需指导患者密切关注,出现时不要焦虑、慌乱,及时告知医生即可。
〇 家庭支持
家庭是焦虑症患者最亲近的支持系统,可以提供强大的后盾,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家人的理解、关爱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家人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陪伴,倾听他们的烦恼,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当患者情绪不稳定时,不要表现不耐烦或指责的态度,要给予患者温暖和鼓励、包容和安慰,共同渡过难关。
社会各界应关注焦虑症患者,为他们提供包容、理解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消除焦虑的阴霾,拥抱光明、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