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调神,夜夜安眠

作者: 刘涛平

针灸调神,夜夜安眠 0

睡眠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等作用,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也是基本生理需求。人体组织器官功能异常或生活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使现代人失眠的情况越来越多。失眠,又称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少或睡眠质量低会影响白天正常工作生活。长期失眠还可能诱发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病变。目前,对失眠的治疗尚未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效果,失眠情况严重通常采用药物治疗,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过度镇静、耐受性差和成瘾性等不良反应,须谨慎使用。针灸这一看似“刺激”人体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失眠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灸调阴阳以治失眠

中医典籍中,失眠被称为“不寐”“不得眠”

“不得卧”“目不瞑”等,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记载:“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意思是夜晚阳气渐消,潜藏于内,阴气逐渐隆盛,人睡眠休息;早晨阴气渐消,阳气外浮逐渐旺盛,人醒来活动。夜间人体阴气盛,阳气入阴,就能安静下来进入睡眠;若阳气相对更旺盛,阳主动,人体就不能入睡。中医认为,“阳不入阴、阴阳失调”是失眠基本的病机。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总的纲领,人体阴阳失调,从而导致失眠的原因和机制很多,针灸可针对这些病机,纠正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1. 劳逸失调

《景岳全书·不寐》曰:“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血液属阴,心神需要心血的滋养,血液亏虚就是阴虚,阴虚则不能收藏阳气,心神得不到滋养就会浮越在外,导致人失眠。也许有人疑惑,累了不是应该更容易睡着吗?这里的劳倦尤其指脑力劳动,耗伤心血者,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体力工作者更容易入睡,而“脑子停不下来”的人,即使勉强入睡,大脑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如神门穴、阴郄穴、内关穴、劳宫穴等,滋阴养心、补血安神,调节“心主神明”的功能,缓解患者失眠的症状。

2. 情志失常

《张氏医通》曰:“平人不得卧,多起于劳心思虑,喜怒惊恐。”喜怒忧思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火热扰心而不寐;或由五志过极化火,心火内盛扰动心神而不寐;或由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或惊恐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而不能寐;或忧思太过,肝气郁结,疏泄失常,魂不归肝而不寐。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分析,选择对应的经脉,通过针灸,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气机,恢复脏腑功能,从而治疗失眠。肝藏血、主疏泄,临床亦常选择足厥阴肝经的穴位进行针灸,如太冲穴、章门穴、期门穴等,以疏肝理气、养血安神。

3. 饮食不节

《黄帝内经》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为消化器官,主要功能是运化和腐熟水谷,又如何与睡眠相关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精微物质上呈至心、至脑,才能养心、安神;浊气向下传导,才不会上扰心神,阻碍睡眠。若暴饮暴食,或嗜食肥甘,或饮食停积,可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司,湿浊停滞阻滞经络,气滞血瘀神不守舍,故而失眠。饮食停积,致胃失和降,胃络通于心,胃经气机不畅也会导致“卧不安”。或嗜食辛辣,化热生火,导致胃热炽盛,胃在心下,胃火上扰心神,致使心中懊恼而夜卧不宁。针对此类证型,临床选择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恢复人体气机枢纽的功能,改善全身气血流动,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针灸的神经调节机制

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针灸在操作过程中可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通过正、负反馈调节,改善大脑功能,从而治疗失眠症状。简单来说,针灸对失眠的疗效,不仅限于中医理论框架内,还经过了现代生物医学的证实。

1. 针灸显著提高γ-氨基丁酸水平

γ-氨基丁酸在神经元内产生,并广泛分布于所有大脑结构中,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人体中具有降低神经元活动、调节心率、增强记忆力和调节激素分泌的功能。针灸神门穴、申脉穴、照海穴、百会穴可显著升高γ-氨基丁酸的水平,增强抑制大脑神经元活动的功能,产生镇静作用,从而在睡眠开始和维持睡眠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2.针灸改善5-羟色胺障碍

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是一种单胺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的5-羟色胺主要起调节情绪、食欲和睡眠的作用。5-羟色胺神经元的种类多样,具有复杂的电生理学特征,有助于维持睡眠-觉醒周期。针灸可有效升高大脑中5-羟色胺的水平,调节5-羟色胺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障碍治疗失眠,常用心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百会穴、内关穴和神门穴等。

3.针灸增加大脑内一氧化氮的含量及活性

一氧化氮是一种可以影响睡眠的神经递质,其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产生的神经元一氧化氮是促进睡眠剥夺后恢复睡眠的重要内稳定因素。同时,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在日常的稳态睡眠(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中起着关键作用。针灸(如四神聪穴)可增加大脑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针灸疗法安全、有效,是治疗失眠的“绿色疗法”,需要提醒的是,症状相似的失眠也可能是不同原因导致的,临床治疗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进行辨证论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