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不要慌,针灸康复有妙方

作者: 魏宇

面瘫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又称面神经麻痹,是面部神经受损所致,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于夏、冬两季常发,患者主要表现为嘴角向一侧歪斜、眼睑难以完全闭合等,会对进食、语言等活动造成明显影响。中医认为,面瘫多因身体劳累过度,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等病邪侵入面部经络,引发气血运行受阻、功能紊乱。针灸是治疗面瘫常用且有效的外治手段,康复锻炼则可进一步促进面瘫恢复。

▲ 针灸有效治面瘫

1.基础取穴和操作

通常于面部患侧阳明经和少阳经选取穴位,常使用透刺方法刺激2组穴位。一组是颊车穴和地仓穴,阳白穴和鱼腰穴;另一组是下颊车穴和下地仓穴,鱼腰穴和丝竹空穴。有时也会针灸太冲穴和合谷穴。临床中,常交替应用两组穴位,让患者适应的同时预防皮肤损伤。除患侧穴位,还可选取合谷穴和翳风穴,起疏风散邪等作用。

2.辨证选穴

面瘫如属于风寒证,出现肌肉僵硬、恶寒发热、流清鼻涕等,可刺激风池穴;如属于风热证,出现肌肉红肿、疼痛、口干等,可刺激曲池穴;如存在抬眉困难,可刺激攒竹穴;如眼睑闭合不全,可刺激睛明穴;如鼻唇沟变浅,可刺激迎香穴;如人中沟歪斜,可刺激水沟穴。

3.根据分期不同,针灸手法也不同

(1)早期:面部穴位施针时以浅刺、透刺为宜,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强度宜小;其他部位可采取泻法,配合灸法。

(2)中期:若2周症状不缓解,要加大针灸刺激量。

(3)后期:部分患者迁延不愈,症状向健侧发展,出现“倒错现象”,则应注意补健侧、泻患侧。

(4)恢复期:以补法为主,配合温灸法。

▲ 康复锻炼促面瘫快速恢复

(1)抬眉康复锻炼:尽量将双侧眉目上提。进行抬眉锻炼时,须借助人体的枕额肌,通过重复抬眉动作,有助于额部肌肉功能恢复。

(2)耸鼻康复锻炼:尽量将鼻部皮肤、肌肉缩成一团。进行耸鼻锻炼时,主要借助人体的上唇肌与压鼻肌,重复此动作可对鼻部肌肉的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

(3)闭眼康复锻炼:缓慢闭眼,重复10—20次,如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可沿着眼眶下缘用指腹轻柔按摩,再尝试尽量闭合眼睑,重复10次。完成此动作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收缩,坚持锻炼可促进眼睑闭合。

(4)示齿康复锻炼:口角向双侧同时运动,尽量展示牙齿。训练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单侧用力,防止长期用力不均导致习惯性口角偏斜。该动作主要依靠人体的笑肌、提口角肌、颧大肌和颧小肌,坚持训练可锻炼口周肌肉功能。

(5)鼓腮康复锻炼:做鼓腮漏气动作时,用手指将患侧口轮匝肌(即口唇周围)捏住,尽量将腮部鼓起。如患者能完成该动作,则提示口轮匝肌的功能已逐渐恢复,饮水漏水、食物留滞等情况会随之改善。

▲ 治疗期间应注意日常养护

(1)严格践行清淡饮食,避免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还应禁烟禁酒。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摄入。

(3)休息充足,不可熬夜或长时间用眼。

(4)保持心情愉悦,积极调节负面情绪。

(5)可通过热敷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防止烫伤。

(6)加强面部保暖,不要用冷水洁面,炎热季节不可直面空调或风扇,寒冷季节外出戴围巾、口罩。

(7)眼睑难以完全闭合的患者须预防眼部感染,可遵医嘱每日滴眼药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