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脊柱健康让青少年挺直腰板

作者: 蔡思思 杨丽燕

关注脊柱健康让青少年挺直腰板0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脊柱健康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青少年由于久坐、姿势不正确及缺乏运动等因素,可能会出现脊柱问题。本文将介绍脊柱的发育特点、常见问题及防治方法,旨在帮助青少年维护脊柱健康,减少脊柱问题的发生。

青少年脊柱的发育特点

青少年的脊柱正处于快速生长和塑形阶段。在出生时,脊柱呈“C”形弯曲,随着婴儿逐渐学会抬头、坐立、站立和行走,脊柱逐渐形成了“S”形的生理弯曲,包括颈椎前凸、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这种生理弯曲有助于分散身体重量、维持身体平衡和缓冲运动时的冲击力。在青春期,脊柱的生长速度加快,尤其是在女孩10 ~ 12 岁、男孩12 ~ 14 岁,这是脊柱生长的高峰期。此时,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椎体的软骨板较厚,椎间盘水分含量较高,脊柱的柔韧性较大,但稳定性相对较差。在这个阶段,如果脊柱受到不良姿势、外力创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青少年脊柱相关问题

1. 发病原因

近年来,脊柱问题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这一现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坐在电脑前学习或娱乐,这些行为都会增加脊柱的负担。此外,青少年长时间保持坐姿学习、缺乏运动,进一步加剧脊柱问题的发生。

2. 症状与影响

青少年脊柱问题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脊柱前凸等,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外形,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脊柱侧弯可能导致脊柱两侧的肌肉不平衡,引发疼痛、僵硬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功能。脊柱前凸可能压迫胸腔和腹腔内的器官,导致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脊柱问题还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导致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青少年脊柱问题的防治

1. 定期进行脊柱检查

青少年应定期进行脊柱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脊柱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学校可以组织脊柱健康筛查活动,建议每年进行1 ~ 2 次。家长也应关注青少年的脊柱状况,如发现双肩不等高、弯腰驼背、背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脊柱检查,包括体格检查、X 线检查、脊柱侧弯测量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脊柱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 脊柱问题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①特殊矫正器械;②脊柱融合术。此类治疗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环节还需要注意很多事项。例如:植入矫正器后需要定期检查,防止发生老化、脱落、变形等情况,对脊柱发育产生影响,或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引发其他症状。此外,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如脊柱侧弯二次恶化,会出现更严重的曲轴现象,导致后期需要多次手术治疗。因此,关于脊柱的矫正和整形,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发育情况、椎体完整性及脊柱两侧神经情况等因素,进行多方面的评估与诊断,制订出可行、可信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电刺激、手法治疗(中医针灸配合正骨推拿)、中药疗法、传统功法训练、运动疗法、康复训练等,以及借助外力的支具疗法。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好,可以减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早期进展,避免手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刺激疗法是运用两组电极分别放置于凹侧特定位置,输出患者可接受的电刺激波,从而使脊柱患侧得到收缩和牵拉,从而获得矫正。电针疗法是在中医针灸基础上,应用电针仪输出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脊柱侧弯等症状。

3. 脊柱手术后护理

脊柱手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家长在体位护理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遵循医嘱: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和体位护理指导。每个患者的手术类型、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不同,因此体位护理计划也应个性化定制。患者及家长应详细了解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包括体位选择、翻身技巧、起床方法等,以确保体位护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保持伤口清洁与干燥:脊柱手术后的伤口需要特别关注。患者应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当敷料潮湿、污染时应及时更换,避免污染和感染。

避免过度活动:脊柱手术后,需保持脊柱部位的稳定,以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和康复。因此,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如弯腰、扭转等,以免对脊柱造成额外的压力。在翻身、起床等日常活动中,应注意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和稳定性,避免过度扭转或弯曲。此外,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以免伤口受到牵拉或压迫,影响愈合速度。

4. 康复锻炼方法

加强力量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开始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如使用轻量哑铃或弹力带进行上下肢和背部肌肉的强化。

平衡协调训练:患者可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平衡板或单腿站立练习,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增加运动强度:患者应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逐渐过渡到高强度,但需要在不引起疼痛和不适的前提下进行。

5. 定期观察与评估

患者应定期观察手术部位的恢复情况,包括疼痛、肿胀、红肿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同时,患者还应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体位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6. 心理支持与情绪调节

脊柱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焦虑等情绪问题。因此,心理支持至关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同时,患者也应学会自我调节,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和压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