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技巧

作者: 郁兰兰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技巧0

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心理辅导应广泛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让各个学科教师都参与其中。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兼备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时难免出现畏难、急躁、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这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数学教师可借助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技巧,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重塑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利用心理健康哲理普及法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直观体现。然而,一些小学生缺乏自信,常常感到焦虑和自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口头宣讲、文字图片展示或动画视频等方式普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摆脱自卑和焦虑的困扰,重拾自信。

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银杏叶、枫叶、桑树叶、枇杷树叶、香樟树叶等不同种类树叶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分享他们的感想。学生思考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叶子的大小、形状、宽度、颜色等方面对树叶进行比较。同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在PPT中展示一句心理健康的哲理句子:“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接受真实的自己,努力拼搏,为自己加油喝彩!”之后,教师可以使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向学生普及真正意义上的“比较”,并告知学生不必因不必要的“比较”而感到苦恼。只有认清自己的长处,一步步努力,才能破茧成蝶,获得最终的胜利。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认清自我和树立自信心。

实施梯度教学互动法聚焦后进生的心理辅导

与语文学科相比,小学数学学科相对抽象晦涩,学习难度较大。对于一些数学后进生来说,他们自卑心理较重,学习方法不得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厌学、苦闷、焦虑、堕落等心理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应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心理辅导,从他们的学习程度和认知水平出发,在课堂上实施梯度教学互动法,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

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中,教师可设置有梯度的分层问题,为数学后进生提供发言的机会。例如:“翻开教材26页,如果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每条棱平分为2份,然后按照教材图片所示的方法切开,可得到几个小正方体呢?如果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4份或5份呢,又能得到多少个小正方体呢?请仔细观察并分别回答。”以上问题由4个小问题组成,问题的难度由低到高,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问题最简单,教师可在详细讲解之后,将课堂表现机会留给后进生。一名后进生回答道:“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切开后可得到8个小正方体,因为一层可得4个,两层便是8个。”听到回答后,教师要认可学生的答案,并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勇气给予鼓励。“这位同学,你回答得很好。看来你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在思考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为你的回答感到自豪。继续加油哦!”这样的课堂互动可以消除后进生厌学、自卑等心理问题,有助于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

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法培育学生学习自觉性

数学实践活动为小学生提供在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这对于缓解学生厌学和自卑心理非常有效。许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合作互动等方面存在缺陷。此外,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坚毅果敢和永不言败等精神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调查、生活观察和信息搜集等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以“邻居家周末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为话题,让学生用扇形统计图展示所消费食物的百分比。随后,鼓励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探讨哪种食物搭配更科学合理。由于这类实践作业的综合性较强,难度也较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这项实践学习活动需要学生调查邻居家消费食物的种类,包括蛋奶类、谷物类、蔬菜水果类、肉类、其他类等,并计算所消费食物的百分比。学生们需要合作完成走访邻居、询问相关事宜等任务,这不仅加强了同伴之间的互动沟通,同时也帮助他们在合作中克服了一个个难题,最终成功绘制扇形统计图。同伴互动合作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它是一种同伴之间互相辅导,维系健康心理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沟通和倾诉缓解不良心理。

引入家园共育辅导法倡导家长参与辅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能够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状态,再加上教师在恰当的时刻给予指导和辅助,学生一定可以更健康自信地成长。因此,我们可以实施家园共育辅导法,让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中。

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授课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作业,以促进亲子关系。作业1是将150%、89%、14.5%、28%改成小数,家长和学生比赛,看谁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待双方完成后,互相批改。作业2是由家长设计与“百分数”相关的小游戏,与孩子进行情感互动。这些作业都需要家长参与,家长的配合更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厌学、自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借此机会,家长还可以运用教师所教授的心理辅导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作为数学课堂组织者,教师应积极响应社会号召,尝试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心理辅导融入到教学中。数学教师可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立足课堂教学目标,采用心理健康哲理普及法、梯度教学互动法、数学实践活动法和家园共育辅导法等策略和技巧,为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