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面条的灵魂料汁

作者: 刘丹华

凉面条的灵魂料汁0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艰苦,没有空调、电风扇,平时热的时候只能用蒲扇,因此在夏天吃饭是一件受罪的差事。豫东农村人吃饭简单快捷,特别是夏季喜欢吃凉面条,而吃凉面条离不开两样调味品:蒜泥和醋,它们堪称凉面条中的灵魂料汁。面条裹上蒜泥和醋后,先是酸味刺激味觉神经,有酥酥麻麻的感觉,待到这酥麻感退却,口里却生出一份蜜糖般的甜味,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吃凉面条成了我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记得刚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每次吃凉面条都是全家人忙里忙外的张罗。妈妈下班一回家就开始和面、擀面条,大姐负责去菜园摘菜,再将新鲜蔬菜洗净、切段,焯水后做菜汤凉着。二姐也是家里的小帮工,在厨房里负责烧火给大姐打下手,而我跟弟弟是一组,只能帮忙跑跑腿,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我负责剥蒜,弟弟负责捣蒜,最后一起搅拌蒜泥。

小时候家里穷,老家的食物总是淡淡的,从没有过于浓重的味道。老家清淡的食物造就了豫东人独特的味蕾,因此酱油、醋便成了人们独有的调味品。

每到中午,村头就会有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灌醋,灌酱油来喽!”不用猜就知道是高贤街上卖红薯醋的老孙头来了。听村里的老人说,老孙头他们家世代酿醋、酿酱油,口感好,价格公平,童叟无欺,是方圆十里八乡信得过的生意人。村里人都喜欢灌老孙头卖的红薯醋,我们家也不例外。农村孩子小时候没什么零食,通常吃个腌糖蒜,喝一口醋解解馋,心里就能美上半天。

每当卖醋的老孙头扯着嗓子来到村东头时,擀面条的妈妈便立马从屋里走出来,对我和弟弟说:“你俩拿半瓢红薯干,灌一瓶醋去。”有时候不等妈妈说,我就端着半瓢红薯干,弟弟拿着玻璃酒瓶子,冲出家门,一路小跑着去村东头。大老远便看见已经围了一圈人,我们都有先来后到的规则意识,大家端的都是清一色的一瓢或半瓢红薯干,只见被围着的老孙头热得满脸通红,汗水直流,不时地用搭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擦汗,月白色的坎肩早已被汗水浸湿粘在后背上,微胖的身体微微前倾,动作却十分麻利地给顾客们挨个称秤灌醋或是灌酱油。终于轮到我们灌醋了,我嚷道:“爷爷,我们灌醋!”“好嘞!”看着老人熟练的动作一气呵成,从醋坛子里打出来的红薯醋散发着淡淡的酸味,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

每次灌醋,老孙头都会给我们把瓶子灌得满满的,我小心翼翼地握着玻璃瓶子的脖子,生怕醋洒了。拿着瓢的弟弟小跑着跟上来说:“让我喝一小口就不洒了。”我便将瓶子凑到他的小嘴前,弟弟喝了一小口后说:“真好喝!”我又咽了一下口水,也想喝一口。见弟弟还想喝,于是我跟他商量:“咱俩玩剪刀石头布,谁输了便可以喝一口醋。”我故意比弟弟伸手慢半拍,果然输了,我得意地扬起瓶子,美美啜上一口,一股清凉酸甜的醋汁如甘露般滑入喉咙,舌尖上留的清香,口腔里弥散的香味往返回旋,那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凉面条的灵魂料汁1

几番游戏后,眼看着瓶子里的醋被我喝得只剩半瓶,弟弟这下不干了,说我在耍赖,夺过瓶子“咕噜咕噜”几口喝了个痛快,好像他喝的不是醋,而是酸甜可口的果汁。不能怪我俩“贪杯”,那冰冰凉凉、酸酸爽爽的红薯醋,喝到嘴里的感觉是相当美味,越喝越想喝。等看到瓶子里的醋所剩无几时,我俩才从酸甜冰爽的美味中清醒过来,面面相觑,祸到临头了。我俩经常去灌醋,每次都会给自己点“福利”,没想到这次忘乎所以快要喝完了,怎么办呢?

回到家后,我和弟弟唯唯诺诺地将醋瓶递给妈妈,她一眼就看到醋瓶快空了:“怎么回事,今天就灌了这么点醋吗?是不是路上洒了?”见我俩大眼瞪小眼不说话,妈妈顿时明白了,于是佯装生气说道:“你们两个傻孩子,醋能当糖水喝吗?喝多了会把胃喝坏的!赶快吃饭吧,中和一下胃酸,吃完赶快上学去,在家净惹事。”我赶紧端起面前浇着麻油、香味扑鼻的凉面条大口饕餮起来,还想浇点醋但被妈妈拦住了:“不能再放醋了。”这是我头一次吃没有放醋的凉面条,但依然吃得津津有味,因为妈妈包容的态度让我吃到了一顿幸福而温暖的午饭。

后来,长大的我慢慢明白,国人喜食醋,是因为醋可以开胃养生,增加食欲,但醋不可过量食用,会损害肠胃的健康。豫东醋酸味绵软,香气浓醇,回味鲜甜,具有极为突出的民族地域特色,是豫东百姓心目中的家乡宝。一碗凉面条,一股醋意,便有亲情味道扑鼻而来,美味入腹,温胃暖心,吃上一口,忧闷的心情也能变得阳光明媚。

凉面条的灵魂料汁2

上一篇: 河源萝卜
下一篇: 心诚则灵,花开有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