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诚则灵,花开有声
作者: 李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精神世界。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表现出自己特有的处理方式。在面对孩子的求助时,老师给予他们的应该是心理上的安慰、语言上的鼓励、行动上的指导。我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孩子,他的经历让我心疼,他的“问题”让我牵挂,他的成长让我忍不住点赞!在教育的路上,我坚信:心诚则灵,花开有声。
耐心聆听,静等风来
刚接手班级时,我就注意到一个孩子比较“特别”,他叫小涵,没有好朋友,总是缩在角落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与他人沟通交流。小涵总是怀疑同学们在嘲笑他,因此无视同学们的善意,甚至带有敌意,与同学的关系很紧张。四年级的孩子,本应该天真烂漫、活泼开朗、爱闹爱笑,小涵为什么总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呢?一次意外,我知道了小涵的秘密。在上学等公交车的时候,一位认识的奶奶告诉我:小涵的父母离异,又各自再婚组建了新家庭,似乎把小涵遗忘了,小涵跟着爷爷生活。这件事是小涵严防死守的“秘密”。小涵觉得爸爸妈妈都不要他了,没有人关心他,周围的人也会因为这件事情在背后议论他、嘲笑他,甚至小小年纪的他把父母离异看作是自己的错。那个下午,他一个人哭了很久。我坐在边上,听着他的哭声,忍不住心疼。我知道,此时语言安慰显得非常苍白无力,我便轻轻地拍打着他的肩膀,用动作传递温暖,希望能给他一点力量。当他抬起头,轻声地问我:“老师,是不是没有人喜欢我?”我紧紧地抱住了他。
从那以后,我通过批阅小涵日记的方式和他保持“联系”,用文字来表达我的关心,用文字走进他的生活,用文字激发他的表达欲望。虽然他的日记只有三言两语,完成任务式地回复我,但我没有放弃。一本本日记,记录着我和小涵的“秘密”。就这样一天天的积累,小涵的日记内容越来越丰富,从两行逐渐扩展到了两段,两页。除了日记,每周我还会在固定时间找小涵聊天,听他分享日常学习生活。他会告诉我,今天发生的有趣事情,昨天爷爷烧了什么菜……原来,他也是个“小话痨”,很有表达欲望。看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知道时机到了,我不再主动找他,在恰当的时机转变方式,让被动变主动。果然,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涵见我迟迟没有挽留他说“悄悄话”,竟主动来办公室问我:“老师,我要留下来吗?”我及时告诉他:“我们是朋友呀,我不找你,你也可以主动找我呀!”让他明白,沟通交流是主动的过程。在循序渐进的聆听中,我和小涵的关系变得熟络起来。我知道,我们的“距离”在拉近。冬天再寒冷,也抵不过温暖的春风。风来了,坚冰开始消融。
细心陪伴,暖流暗涌
打开孩子的心扉,走进孩子的生活,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家访是我们了解孩子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我联系了小涵的爷爷,进行了第一次家访。敲开门,小涵非常害羞,他没想到在学校之外的场合还能遇到我。我让小涵带着我参观了他的卧室、书房,发现他生活的角角落落都非常干净整洁。我看到书架上有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是爸爸妈妈购买的。我也从爷爷那里了解到家庭的真实情况,原来小涵4岁的时候,父母就因性格不合离异了,现在小涵的父母也都有了新的家庭、孩子,对小涵的陪伴确实较少,导致小涵比较敏感,但他们对小涵的爱一直都在。为此,我联系了小涵的父母,希望联合他们,形成教育合力。在征得小涵父母的同意后,我们约定了“爱的陪伴日”:每个月爸爸妈妈都要抽出一天时间陪伴小涵。学校活动,父母也要尽量出席参加。此外,在小涵的书房里安装了可以实时通话的摄像头。每天晚上,爸爸或者妈妈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和小涵视频通话,探讨学习中的疑问,聊聊生活的琐碎。虽然身在异地,但也能让小涵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同时,我也与小涵爷爷进行沟通,希望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带小涵出去走走看看,丰富课余生活。
在学校,依托班会课平台,向孩子们宣扬同学间要友爱互助,一起进步。同时,组织开展了“独一无二的我”“学会爱自己”“畅所欲言”等心理班会课,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与众不同的。学会爱自己,学会爱别人,学会沟通、交流、表达。
生活学习上,采取“小分队”行动。乘公交车的时候,我安排了同小区的孩子组成乘车小分队,家长组成接送小分队,在小分队的帮助下,小涵上学不再一人独行。课堂上,我与任课老师及时沟通,对小涵给予更多的关注。小涵的声音浑厚有力,安排他做语文领读员,带领大家晨读。组织学习小分队,先学带动后学,抱团式前进,让小涵担任小队长。午餐时间,让小涵加入为民服务小分队,为班级同学打汤、擦桌子、排凳子等。互助小分队,让小涵从班级的角落里走出来,让小涵感受到了班级同学的关心,尝试融入班集体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及用心陪伴,我发现小涵脸上的笑容变多了。
爱心浇灌,花开有声
小涵的变化是家校合力的结果,是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如今的小涵,阳光开朗,自信活泼。在班级的文艺表演会上,他的声音像有魔力一样,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学校的“七彩阳光”征文活动中,他勇敢大胆地写出了自己的故事,我知道小小的他,已经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了。课堂上,他踊跃发言,充满了力量,赢得了阵阵掌声。打扫卫生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脏活累活抢着干。在期末评优投票中,小涵的支持者最多。听小涵的父母说,周末小涵主动要求报名了国画兴趣班,丰富课余生活。孩子脆弱的心田,需要我们用爱来浇灌。细嫩的幼苗,终将长成参天的大树,开出绚烂的花朵。
小学生的身心处于懵懂时期,更需要老师耐心倾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细心陪伴,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爱心浇灌,静静等待他们绽放。在陪伴孩子们改变与成长的同时,也是我们自身学习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