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 施春健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网络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学习、生活、交流和思维方式等。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等特性,青少年在接触和使用网络时,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控能力,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网络成瘾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防止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内容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其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首先,青少年的自尊与自我认识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健全的自我评价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面临挑战时,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压力与挫折,对情绪控制和稳定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青少年心理健康包含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青少年想要更好地融入到社会、校园中,就必须学习有效地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青少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要面对各种压力,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优秀的人际交往品质对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网络使用时间过长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第一,沉迷网络游戏会使青少年疏于学习,影响社会交往能力及身体健康,甚至出现一些行为问题。第二,网络中的“言语暴力”问题值得关注。社会媒体、游戏平台上的“网络暴力”言论,会给青少年的自尊心、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让他们产生攻击性与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其自信心与人际交往能力。第三,过分利用社会化媒体会引起人们的攀比心理。青少年通过社会媒介频繁地浏览别人的生活信息,极易被卷入与他人的对比之中,从而降低自身价值感,加重心理负担,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第四,青少年在夜间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容易受到蓝光的干扰,造成睡眠质量降低,从而干扰生物节律,影响学习及身心健康。第五,使用网络时间过长会使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远离真实的生活,造成情感上的失衡,影响心理健康。

如何规避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在社会层面,加强教育宣传,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更加理性地使用网络资源。同时,建立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监管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限制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时间和内容访问,可以减少不良信息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家庭层面,制订家庭上网的规定。比如,限定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时间、监控浏览内容等。另外,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给孩子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辅导,帮助孩子应对网络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在学校层面,应开设网络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知识,解决与网络有关的问题,增强其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同时,学校可为学生可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解决网络使用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在个体层面,青少年要严格控制网络使用时间,防止网络沉迷。另外,要积极参加体育、艺术、社交等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降低对网络的依赖性。此外,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专业辅导员求助,确保获得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