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智慧与实践
作者: 李周周心脏与血管组成了心血管系统。心脏负责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动脉内,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完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交换,最后交换过的血液经静脉,通过全身静脉输送至心脏,这就形成了心血管系统。而心脏与其相连的血管发生病变,被称为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类型
(1)高血压:高血压主要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高血压、一类是继发性高血压。当长时间血压控制不当,会损害各重要器官,使其功能出现异常。
(2)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脏的管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脏病,临床类型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隐匿型冠心病虽然没有胸闷和胸痛的症状,但是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后可以发现有心肌缺血,冠脉造影可证实冠状动脉阻塞。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心脏跳动频率、传导速度等出现异常,包括房扑、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很有可能引起心搏骤停、猝死。
(4)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胆固醇或者甘油三酯过高,或者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高脂血症分为两类: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
(5)心肌病:心肌病是指心肌结构或者功能出现异常症状之后引发的心脏疾病。按照心肌病的病因与病理特点,可分成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
(6)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因心脏与大血管形成障碍或者是发育异常导致解剖结构异常,或者是因出生之后应该自动关闭的通道没有闭合。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1)损害人体细胞:当血液中有脂质物质游离和沉积,且浓度较高时会增加机体耗氧量,经过氧化作用形成脂质氧化自由基。游离在血浆中的脂质氧化自由基会损伤机体细胞,导致细胞凋亡和衰老。
(2)损害微循环灌注:血液中游离并沉积大量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时,血液流速会变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环的毛细血管发生瘀滞,造成局部堵塞,红细胞电泳能力及变形能力降低。
(3)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高血压形成后,血管痉挛次数就会增加,引起内皮硬化破裂,形成出血性中风。而血栓形成后,脑血管会处于淤血状态,增加了脑栓塞风险。
(4)形成血管硬化:血浆中沉积大量脂质蛋白,会导致血流速度变慢,氧化之后沉积在动脉内皮,长时间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渐损害动脉内皮,最终导致血管硬化。
(5)缺钙与骨质疏松:因血浆中游离着大量脂蛋白,会出现氧化酸败,体液酸化,另外pH值在弱酸性也会导致机体酸化,为病毒细菌的侵袭提供了便利,骨钙分解与游离受到很大影响,出现缺钙与骨质疏松。
(6)心绞痛及冠心病:长时间的高脂血症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血管腔逐渐狭窄,同时心肌灌注量减少,出现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及冠心病。
(7)肥胖:当血脂超出正常范围时,体内分泌调节系统发生紊乱,皮下与血管壁周围堆积着大量脂肪,脂肪代谢失衡,导致肥胖。
(8)肝功能受损:高血脂可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及肝小叶损伤等会引发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受损。
中西医结合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为预防疾病提供了独特思路,西医基于生物学、生理学的现代医学理论则为预防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中西医结合预防疾病将二者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加全面与有效的预防策略。中西医结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具体方法如下。
(1)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升高、血脂和血糖代谢异常,这些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戒烟戒酒: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规律作息:遵循中医十二时辰养生理论。夜晚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排毒的时间,也是心神在心脏的休息时间,应避免熬夜,建议在夜晚11点就进入深度睡眠。
(4)饮食:每天摄入油量低于30 g,过量油脂摄入会引起肥胖,这是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天摄入糖量低于25 g,过量糖分摄入不仅会导致蛀牙、加速皮肤老化速度,还会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风险。每天摄入食盐量低于5 g,高盐饮食易引起血压升高。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
(5)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保持自律、自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规律作息习惯,避免不良嗜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6)定期体检:养成定期健康体检的习惯,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并根据体检结果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方案等。
(7)多喝水:缺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尿量下降,导致血压不稳定,引发体内环境紊乱,影响代谢废物排出。建议每日饮水量1 500~2 000 mL。
(8)药物预防:年龄≥40岁,有心脑血管家族史或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应积极治疗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血管疾病。还可根据身体实际情况选择有益气、温补、活血效果的中药,如当归、三七粉、丹参等。
(9)坚持锻炼:坚持锻炼有助于气血循环。运动方式以患者的爱好为主,但要控制好锻炼时间与量,以身体没有不适为宜。锻炼时最好有家人陪伴在身边,或者选择安全场地,避免发生意外。
(10)做好保暖:天气寒冷时易出现气血循行不足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
结束语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做好预防工作极为重要。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更加全面、有效、人性化。通过合理膳食、戒烟戒酒、积极运动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