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与搭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两种重要技术
作者: 陈咏梅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心脏的血液供应受到严重影响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心脏支架和搭桥手术是两种常见且重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在挽救患者生命、改善心脏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治疗技术的原理、适用情况、手术过程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
心血管疾病涵盖了一系列影响心脏和血管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其中,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需要持续不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而冠状动脉就是负责为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当冠状动脉出现问题时,心脏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心脏支架手术
原理
心脏支架手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在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来扩张狭窄或阻塞的血管,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支架通常是由金属或合金制成的网状结构,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和柔韧性。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导管将支架输送到病变部位,然后将其释放,使其与血管壁贴合,从而保持血管的通畅。
适用情况
(1)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于那些有胸痛、胸闷等症状,但病情相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一定标准(一般为血管直径狭窄超过 70%),心脏支架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冠状动脉的某一支突然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此时,尽快进行心脏支架手术可以迅速开通阻塞的血管,挽救缺血心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过程
心脏支架手术通常在心血管内科或心血管外科进行。
(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以确定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和手术的可行性。同时,患者需要停用可能影响手术的药物,并进行手术知情同意告知。
(2)导管插入:手术时,医生会在患者的手腕或腹股沟处选择一个合适的动脉作为穿刺点,将一根细长的导管插入动脉,并沿着血管一直延伸到冠状动脉。这个过程需要借助 X 射线透视来引导,确保导管准确地进入目标血管。
(3)造影检查:在导管到达冠状动脉后,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以便更清楚地观察血管的病变情况。这一步骤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支架的植入位置和数量。
(4)支架植入:根据造影结果,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支架,并通过导管将其输送到病变部位。当支架到达预定位置后,医生会使用特殊的装置将其释放,使其充分贴壁。在支架植入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管的通畅情况。
(5)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导管拔出,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并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以防止血栓形成和血管再次狭窄。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1~3 d,以确保病情稳定。
术后注意事项
(1)药物治疗: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以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还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风险。
(2)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合理饮食应强调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等,严格控制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运动康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中等强度运动。
(3)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了解心脏功能和血管通畅情况。一般来说,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等时间节点都需要进行复查。
心脏搭桥手术
原理
心脏搭桥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通过从身体其他部位获取血管(通常是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等),并将其移植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两端,搭建一个新的血液通道,绕过阻塞的血管,为心脏提供血液。这种手术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阻塞的问题,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
适用情况
(1)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对于有多支冠状动脉同时出现严重狭窄或阻塞的患者,心脏搭桥手术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使用心脏支架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且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2)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主干冠状动脉是冠状动脉的重要分支,为心脏的大部分区域提供血液。如果左主干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狭窄或阻塞,往往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以确保心脏的血液供应。
手术过程
(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定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和手术的可行性。同时,患者需要停用可能影响手术的药物。
(2)血管获取:手术时,医生会根据需要从身体其他部位获取血管。如果选择胸廓内动脉,医生会在胸骨旁做切口,将胸廓内动脉游离出来;如果选择大隐静脉,会在下肢内侧做切口,将大隐静脉游离出来。获取的血管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
(3)搭桥操作:在获取血管后,医生会在心脏上打开一个切口,将获取的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两端。如果是使用胸廓内动脉,会直接连接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近侧;如果是使用大隐静脉,会连接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近侧和远侧,形成一个新的血液通道。在搭桥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搭桥的通畅情况。
(4)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给予患者规范的药物治疗方案。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病情稳定。
结束语
心脏支架和搭桥手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两种重要技术,它们在原理、适用情况、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都需要终身服用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以确保心脏的健康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