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
作者: 孔令华
摘要: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卫生所治疗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氨溴索治疗,实验组予以氨茶碱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症状与血气指标,可有效提高疗效。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氨茶碱;氨溴索;喘息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发病初期临床表现症状轻微,随着病情持续进展,炎症加重,急性发作情况变得更为频繁,常会引发呼吸功能紊乱、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肺性脑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有效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3~4]。本研究旨在探讨氨茶碱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卫生所治疗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60.15±5.16)岁。实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61.05±5.8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内科系统疾病;合并精神与认知功能障碍;不同意治疗方案。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氨溴索治疗。盐酸氨溴索30 mg+
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予以氨茶碱联合氨溴索治疗。盐酸氨溴索用药方法同对照组;氨茶碱用药方法如下:氨茶碱0.25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所有患者均予以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扩张支气管、止咳等基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显效,治疗2周后患者相关症状完全消失,听诊正常,两肺呼吸音清晰;有效,治疗2周后患者相关症状缓解,呼吸音略粗,听诊肺部啰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如喘息、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症状。(3)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实验组喘息、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慢性疾病,通常由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物质引起,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黏液分泌增多,从而引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指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因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刺激因素引起的症状急性加重情况。这种急性发作常表现为咳嗽加重、咳痰增多、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6]。急性发作的原因可能涉及病毒或细菌感染、气候变化、烟尘暴露、空气污染等方面。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如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目前,临床主要给予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扩张气道、止咳药物缓解咳嗽、保持水分摄入、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等治疗。氨溴索通过抑制咳嗽中枢促进支气管分泌物排出,缓解咳嗽与痰液排出不畅症状,但单独应用疗效不够理想[7]。
氨茶碱为支气管舒张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道阻塞,减轻呼吸困难。该药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减轻由呼吸道炎症引起的症状。同时,氨茶碱还能提高呼吸肌耐力和力量,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缓解呼吸困难[8~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二者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够提高疗效。盐酸氨溴索主要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促进呼吸道通畅,缓解支气管痉挛;氨茶碱通过抑制炎症、促进支气管分泌物清除来减轻炎症反应。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在不同方面发挥作用,互相补充,提高治疗效果。实验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二者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相关症状,促进康复。盐酸氨溴索和氨茶碱均通过静脉滴注给药,起效更快,二者联合应用,同时对炎症、支气管痉挛、分泌物清除等病理过程进行干预,从而更快地缓解患者症状。
PaO2能够反映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是评估机体氧合情况的主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动脉血氧分压范围在80~100 mmHg,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提示氧气供应不足或呼吸功能障碍。PaCO2能够反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评估机体二氧化碳排出情况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范围在35~45 mmHg,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提示呼吸功能异常或代谢紊乱[10]。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可及时评估患者氧合情况和二氧化碳排出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发现,治疗2周后实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血气指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盐酸氨溴索能够缓解咳嗽与痰液排出不畅症状,氨茶碱能促进支气管扩张,二者联合治疗能够增强气道扩张,减少阻力,促进气体交换,使氧气更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更容易通过肺泡排出,从而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氨茶碱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症状与血气指标,有效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薛凤莲,谢宁宁.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33(16):110-112.
[2]付佳.盐酸氨溴索与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58-61.
[3]冯晶,顾媛媛.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4):56-58.
[4]梁志岐,苗少民.盐酸氨溴索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5(10):39-41.
[5]邹丽涛.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68-1470.
[6]佟波.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J].中外医疗,2019,38(32):124-126.
[7]李春华.分析氨溴索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 (72): 164-165.
[8]魏瑛,朱刚.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4):92.
[9]洪琼.氨茶碱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支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6(26):171,174.
[10]黄胜,唐春回,廖凡,等.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
2018,34(1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