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 吴建湘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0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针灸;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因退行病变或外力作用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邻近神经,多数患者表现为坐骨神经痛[1]。这种疼痛通常从腰部开始,向下肢放射,严重时可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而中医的针灸治疗效果明显,且经济实惠。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用针刺或灸法,可调节机体气血平衡,疏通经络,缓解疼痛[3]。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4~58岁,平均年龄(51.72±4.54)岁;病程0.70~1.4年,平均病程(1.13±0.30)年。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51.86±4.59)岁;病程0.75~1.5年,平均病程(1.19±0.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资料齐全;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内科疾病;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近期接受过腰椎手术或腰椎间盘介入治疗;对针灸治疗过敏或无法耐受针灸治疗。

1.2 方法

1.2.1 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醋酸泼尼松片(规格:5 mg),10 mg/次,

3次/d,温水送服;布洛芬片(规格:0.1 g),0.2 g/次,若持续疼痛,间隔4~6 h重复用药1次,24 h内不超过4次,持续服用7 d。治疗第8天,将醋酸泼尼松片服用剂量改为7.5 mg/次,1次/d;同时,将七叶皂苷钠注射液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持续治疗5 d。

1.2.2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

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若疼痛沿腰或臀,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及足外侧放射痛,辨证属于足太阳经证,主穴选取气海俞穴、大肠俞穴、阿是穴、秩边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和昆仑穴。若疼痛沿臀、大腿外侧、小腿外侧至足外侧放射痛,辨证属于足少阳胆经,主穴选取气海俞穴、大肠俞穴、阿是穴、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穴和悬钟穴。

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具体如下:对于寒湿阻络者,采用齐刺针法(三针同用,正入1针,傍入2针),加用温针;对于瘀血阻络者,采用赞刺针法,加用膈俞穴,针刺后结合拔罐使针刺部位少量出血,以达到祛瘀止痛的目的;对于肝肾亏虚者,加肾俞、志室穴,采用针刺补法,手法宜轻柔,以沿腰腿部足太阳经或足少阳经产生向下放射感为度。1次/d,每周至少针灸治疗6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显效,患者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神经根受压情况明显改善;有效,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有轻微疼痛,神经根受压情况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腰腿痛症状及神经根受压情况无明显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进行评估。VAS疼痛评分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JOA评分越高,患者腰椎功能改善越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JOA 评分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当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时,髓核突出会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导致疼痛和其他症状[4]。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常见的并发症,沿坐骨神经路径呈放射痛,通常从臀部开始,沿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后侧及足部放射[5]。疼痛可能出现针刺样、烧灼样或压迫感,有时还伴有麻木和不适感。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主要由肾虚、瘀血、寒湿、湿热侵袭等引起,这些因素会导致督脉或太阳、少阳经的经络阻滞,使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坐骨神经痛[6]。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原理是在特定的穴位上施以针刺,以疏通经络、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进而缓解肢体疼痛、改善功能。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减轻神经压迫,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7]。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受损组织修复。治疗通常会选取督脉经穴、夹脊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相关穴位。这些穴位与腰部以及下肢功能密切相关,针刺这些穴位可以显著减轻腰腿疼痛[8~9]。优点在于无创、安全和有效,且副作用较小,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改善腰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

关伟等[11]指出,针灸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感,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分析原因在于,针灸特定穴位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促使脊髓和脑干释放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如脑啡肽、内啡肽),这些物质与疼痛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受体结合,抑制痛觉传递,提升痛阈值,改善因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压迫症状,缓解下肢放射性疼痛,还可显著降低5-羟色胺、组织胺等致痛物质浓度,激活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形成“镇痛-抗痛”双重调节机制[12~13]。此外,还可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血管活性物质,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缓解神经根水肿。突出的髓核组织可能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释放IgM、IgG等免疫复合物。针刺通过抑制Th17细胞活性,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从而减轻神经根炎症[14~15]。椎间盘突出常伴随腰背部肌肉痉挛,针刺通过调节γ-运动神经元活性,降低肌肉张力,减少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同时,通过松解粘连的软组织(如竖脊肌、梨状肌),针刺可改善腰椎活动度,间接减轻椎间盘压力,为髓核回纳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竞争,郭闯.中频脉冲电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

18(6):111-114.

[2]董春力,赵元廷,曹毅,等.芍药甘草汤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坐骨神经痛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3,44(9):1245-1247.

[3]李建国,范小春,王帅,等.电热针灸拔罐联合中频脉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

2021,42(12):1789-1792.

[4]李琳,郭建.循经针刺联合隔姜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23,44(2):242-244.

[5]何苗,孛立甲,曹志欧,等.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缪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疗效及对VAS评分、JOA评分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2,22(13):2530-2534.

[6]蒋汶汐,蒋希成,孙远征.经颅重复针刺激足运感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21,37(8):20-24.

[7]陆征麟,牛淑芳,韩秋琼,等.黎医药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致疼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1,43(20):2425-2429.

[8]张萌芮,梁超,林明慧,等.刺络放血联合"通脊"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疗效及对患者功能恢复和疼痛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3,44(8):1141-1144,1149.

[9]陈栎,黄跃鹏,潘鸿锥,等.电针联合易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21,53(11):145-148.

[10]吴微.针刺坐骨神经干及辨证配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坐骨神经痛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9(19):127-128.

[11]关伟,于其华.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23(3):90-92.

[12]关伟,于其华.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23(3):90-92.

[13]李建兵,韦日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9(A2):219-220.

[14]黄京华.针灸结合针刀触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7):82-83,85.

[15]关园,诸晓英.诸晓英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2):160-16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