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腹腔镜下dixon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 方席伟 齐碧蓉

3D腹腔镜下dixon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0

摘要:目的 探讨3D腹腔镜下Dixon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实践,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2月在医院接受3D腹腔镜下Dixon术治疗的25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手术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年龄≥75岁、术中出血量≥300 mL、术中输血占比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5岁、术中出血量≥300 mL和术中输血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较大、术中出血量增加及术中输血是3D腹腔镜下Dixon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这些高风险因素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3D腹腔镜;Dixon术;术后感染;老年患者;危险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结直肠癌在老年患者中的诊治已成为临床关注焦点[1~2]。Dixon术为一种经典的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方式,在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3~4]。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结直肠癌手术的主流选择[5~6]。尤其是3D腹腔镜技术的引入,使得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精准,从而有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7]。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如免疫功能减弱、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合并多种慢性病等,术后恢复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感染风险高[8]。免疫系统衰退和多重并发症的存在不仅延缓术后愈合过程,还使得患者更易受感染侵袭[9~10]。术后感染发生常伴随着更高的再入院率,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增加术后死亡率。因此,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管理为临床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3D腹腔镜下Dixon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2月在医院接受3D腹腔镜下Dixon术治疗的25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所有患者均为65岁及以上,平均年龄(72.40±5.80)岁,男145例,女113例。纳入标准:术前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无远处转移;术前已充分评估心肺功能及其他重要器官功能,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术前已存在感染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术中转开放手术治疗。

1.2 方法

1.2.1 术后感染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统一标准,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SSI)、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系统性感染。258例患者中,共有35例(13.57%)发生术后感染。其中,SSI发生率7.36%(19例),肺部感染率4.26%(11例),泌尿系统感染率1.94%(5例)。SSI诊断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制定的标准,其中切口感染率3.88%(10例)、深部组织感染率2.33%(6例)和器官/腔隙感染率1.16%(3例)。肺部感染诊断参照患者术后X线或CT检查结果,结合血常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泌尿系统感染诊断主要基于尿液分析及培养结果。所有感染均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判定。

1.2.2 收集临床资料

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术前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合并症情况)、术中相关数据(如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等),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如术后疼痛评分、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此外,重点收集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治疗措施。所有数据均由经过培训的研究助理录入并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所有连续性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感染危险单因素分析

感染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未感染组,高血压、糖尿病、术中输血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见表1。

2.2 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以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单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术中出血量≥300 mL和术中输血为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年龄≥75岁被认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有关,使得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从而增加术后感染风险[12]。此外,老年人组织修复能力减弱,手术创口愈合时间延长,也可能是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类人群,应加强术前评估,确保患者术前处于最佳健康状态;同时,术后需给予患者更加密切的监测和护理。

术中出血量≥300 mL是术后感染的另一独立危险因素。过多的出血可能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增强,影响手术部位血液供应和组织氧合,进而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此外,手术过程中出血可能导致局部免疫功能下降,进而为细菌入侵提供机会。因此,手术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出血量,如改进手术技术、合理应用止血剂等,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本研究发现,术中输血可显著增加术后感染风险。这一结果可能与输血导致的免疫抑制有关。输血过程中,异体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抗原可能对受者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患者术后易于感染[13]。此外,输血也可能增加机体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14]。因此,术中应谨慎评估输血的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同时,探索替代输血的方法,如术前优化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使用血液回收技术等。

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在多方面保持一致,同时,特别强调了术中输血这一因素的重要性,这在部分既往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关注。可能原因在于,不同研究设计、样本人群和手术方式各异,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差异。此外,3D腹腔镜技术的应用相对较新,现有研究对其在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优势尚未完全明确,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证据。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作为回顾性研究,虽然可以从既有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但其因果关系推断能力相对有限。其次,样本量虽然相对较大,但仍然仅限于单一中心,这可能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推性。最后,本研究中未能充分纳入一些可能影响术后感染的其他因素,如术后护理质量、患者营养状态等,这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未来研究应考虑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扩展本研究发现。同时,探索3D腹腔镜技术在不同手术类型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优化老年患者术后管理策略;关注术后护理质量、患者营养状态等对术后感染的影响,从而制定更加全面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年龄较大、术中出血量增加及术中输血是3D腹腔镜下Dixon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这些高风险因素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基于这一研究结论,建议对老年患者加强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其健康状况,术后密切观察感染迹象。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出血,严格控制输血指征,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此外,改进术后护理措施,如早期活动、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从诸多方面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曹旸,李安州,许迎喜,等.2016—2018年郑州市城市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1,28(23):1780-1784.

[2]王锡山.中美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对比及防控策略分析[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9,8(1):1-5.

[3]汪明庆,熊茂明,陈博,等.腹腔镜与传统开放Dixon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9,17(1):10-13.

[4]储玮,王明月,张璇. Miles术与Dixon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远期预后比较[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3,25(3):354-356.

[5]杨少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7):32-34.

[6]尚云亮,吴培华.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应激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9(22):96-99.

[7]刘经雷,何继龙.3D腹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3,32(3):230-233.

[8]武超波.老年结肠癌腹腔镜术后复发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9):4671-4674.

[9]张艳华,张湛,张琳琳.结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47(1):48-53.

[10]冼盈,段智勤,李衡,等.肾移植术后感染病原菌特点及死亡风险[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3,22(5):539-546.

[11]祁爱英,陈玉辉.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23,30(6):347-350.

[12]翁晓晖,陶亮,贺强,等.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4):021.

[13]李毓龙,黄倩倩,李阳超.髋关节置换术后同种异体输血与伤口感染的关系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20,33(4):264-267.

[14]周琳,慈璇,邵小宝,等.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和术后感染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2,24(4):416-4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